原创: 新时代妈妈让孩子打针不哭的技巧
孩子都会害怕打针,我还记得我孕期产检的时候,每次产检都要抽血,那个医院采血室是大人和孩子一起的,所以看过各种各样的孩子,有的,八九岁了还要父母一起抓着,大哭大闹,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姑娘,抽完还和护士说谢谢阿姨。那个时候,我就想,要把我家宝宝也培养成那样。现在看,初步实现了。
早上,带我家妞妞去医院做入园体检。要空腹抽指血, 我真心觉得抽指血比打针疼多了。但还是想让孩子正确认识这件事。今天,她两岁11个月。
一岁以前,她还小,去打针的时候拿点玩具吸引注意力,她还没哭针就打完了。
一岁以后,她知道打针会疼,又不太能沟通,每次打针都哭,一到医院她就害怕。
后来再大了一点,她喜欢听故事,我经常编一些医生的故事给她听。故事里,都是河马医生。因为她最喜欢看河马。
我编的河马医生故事完整版:
今天,河马医生要给小朋友检查身体啦。为什么要检查身体呢,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宝贝,这些小宝贝要健康长大,河马医生就得给小朋友们做检查,检查什么呢。首先要量一下身高和体重。小朋友们一个一个排队准备体检。你看,长颈鹿宝宝进来了,河马医生一看,哎呀,长颈鹿比我还高呢。于是河马医生搬来梯子,给长颈鹿宝宝量了身高。下一个是小猴子,它喜欢蹦来蹦去的,河马医生说量身高的时候不能蹦啊,我们来做个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吧。木头人得一动不动的哦,于是小猴子就学木头人,也量了身高。然后呢,是小鸭子,小斑马,都排队量了身高体重。有时候检查身体时,要抽手指头的血,看看宝宝的血是不是很健康,会有一点疼,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似的,然后用棉签压住就不会疼了,每个小朋友都排队,每个人咬一小口。。。
反正就是这个思路去编。没事就给她讲河马医生的故事,还可以把刷牙、早睡早起、每天喝牛奶、多吃水果和蔬菜,这一类内容编进来。树立了这么个河马医生的形象之后,她去医院就不恐慌了,还跟我说,这些河马医生都戴着口罩阿,不过不太像动物园的河马。说完她自己呵呵笑。
两岁以后,她去医院打过三次疫苗,还有一次发烧去查指血,都没有哭,每次打完还会和医生说谢谢。
昨晚,我就和她又说了河马医生的故事,说怎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体检的。她听得津津有味的。早上一起来,我把她的疫苗本给她,说一会儿要拿着这个小本子去体检,还要抽指血,找小蚂蚁咬一口。她愉快的答应了。做好了心理建设,一家人出门了。
公公负责去停车,婆婆拿着吃的和包,老公负责填表交费,我带着孩子。
社区医院的保健室建得很好,里面好多卡通贴画,她看的津津有味的。
在排队抽血的时候,有了点小状况,前面一个孩子很害怕,还没轮到他看着就要哭的样子。我马上把孩子带到一边,转移她的注意力。孩子之间特别容易受影响,一个孩子哭了,别的孩子就会害怕。等那个孩子哭着走了,我才带她过去抽血,抽血的护士板着脸,跟机器人一样,都不会安慰一下小朋友,我不停的和妞妞说话,不过目的不是让她转移注意力(如果转移了,突然被扎了反而更害怕),而是让她猜小蚂蚁会咬哪个手指头。然后说抽完血,要用棉签压住,她对棉签很好奇。然后护士就下手了,她撇了一下嘴,没吱声,抽完了,她说阿姨你给我棉签啊。把后面的家长逗乐了。然后她用棉签压住了伤口,休息了一下,开始喝牛奶吃面包。她给后面两个小朋友带了好榜样,那两个也没哭,我马上指给她看,和她说,你很勇敢,后面的小姐姐和小哥哥也很勇敢,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打针这件事,我觉得处理的思路是这样的:
1、不要回避这件事,打针本身确实会疼,但要提前和孩子说好具体的情形,那样她就不会太过害怕了。最早我开始通过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拿一个尖尖的东西在她手指头上模拟扎一下,说就是这样的,一点点疼。
2、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讲一讲这些故事,玩玩这类游戏,越早干预越好。让她知道,医生这类角色是一直存在她的生活里的,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健康,长得更高,然后才能学更多本领。
3、永远不要拿医生去吓唬孩子,我听过别的家长说你再不好好吃饭,回头生病了得去找医生打针之类的。这实在是下下策,医生要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而不是用来吓唬孩子的。生病了得看医生,这是常识。
我都很惭愧 我女儿是到4.5岁的时候才打针不哭的 我以前的教育方式真不行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半夜孩子发烧我们送她去医院 医生要给她打点滴 哭得跟杀猪似的 死活没有办法打点滴 医生一生气就给扎屁股里了。。。。
这个要广泛推广 让孩子不恐惧打针
其实平时吓唬孩子真不能跟她说要是不听话就去打针啥的 这个就造成孩子恐惧心理。。。估计我家孩子就是这么被吓唬的 所以打针时候鬼哭狼嚎的。。。
亲爱的, 我貌似回了啊
你家小宝现在还有点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