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的读书笔记# 爱不是控制
上周看完《无声告白》,是同事双十一买的新书。书非借不能读,我在正常的阅读计划外用两周时间看完了它。这是一本小说,读起来就不愿放下。它涵盖的议题包括种族、性别、爱情、家庭,成长和爱,都透过这个故事传达出来。
这是个悲剧,故事的第一句就是“利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成为贯穿全书的悬念。所有故事和每个人的经历也都由此展开。
它讲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历史的大学教授,来自中国的詹姆斯李,从小作为所处环境中唯一的中国人,因为显得与众不同而极力想要变得与大家相同。他的妻子玛丽琳是个白人姑娘,喜欢与众不同,想要当医生,因为生孩子而不得不中断学习成为全职主妇。他们有三个孩子,夫妻二人都将漂亮的女儿利迪亚视为掌上明珠,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和愿望全都放在她身上,同时忽略了儿子内斯和另一个女儿汉娜。詹姆斯希望利迪亚有很多朋友,合群,做大家都做的事,喜欢大家都喜欢的东西。玛莉琳则一心要将她培养为医生,紧盯她的功课,送的礼物永远是书。利迪亚明白父母的期望,为了让他们开心,她假装有很多朋友,拿着电话假装与朋友聊天,假装与朋友看电影,当父亲问起某个朋友时她煞有介事的撒谎回复。她对母亲说是的好的喜欢,按母亲的意愿看母亲买的书,努力学习。
真实的状况是她在学校没什么朋友,显得孤僻,也不喜欢生物化学,唯一的慰藉是哥哥内斯懂她同情她。当她过完16岁生日时,内斯被哈佛录取,是的,内斯要离开她了。留下她独自面对父母的期望。至于妹妹汉娜,已经习惯了躲在角落里静观这一切。
小说带来的最深感触在书的封面上已有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也是这个悲剧的原因。利迪亚所过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她做的事情也不是自己想做的,她不过是被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着,背负着父母的愿望,做着父母期望她做的事,成为父母期望她成为的人。而她呢,也是想以此留住母亲,和父母对她的爱。因此伪装得与同学很合群、假装喜欢母亲安排的一切,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她是全家的中心,是父母的期望,她不是她自己。于是这爱变成压在她肩上沉重的担子,让她窒息。
因为种族、性别和成长经历的原因,她的父母都将自己的愿望和期待交给她,以为这是爱。因为爱她,所以希望她变成这样变成那样,却唯独忘了问问利迪亚,她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大概是多数父母的写照,以爱之名挟持子女按他们规定的路线去走,完成他们的梦想,成为他们眼中成功的或者幸福的人。他们也许忘了,子女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来重复父母的人生,那又有什么意义。
玛丽琳在料理自己母亲的后事时下定决心绝不活得像她母亲一样,“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你的人生不止如此。”然而转过身来却把自己想要的生活转嫁到女儿身上去。
被父母忽略的内斯反而有机会选择他喜欢的专业,他急于逃离这个奇怪的家庭,迫不及待去哈佛体验大学生活。他以为利迪亚有天也会向他一样,离开家,去到陌生的学校,以新的自我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却又没想到他的离开对利迪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他们有三个孩子,但所有的爱和期待都集中在利迪亚身上了。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中,这大概也是习以为常的事吧。一碗水端不平,总会有偏爱,总有人是生活在兄弟姐妹的阴影之下。被偏爱的或者聪明或者漂亮或者任性,也许没有原因,就是父母偏心,他们占据了父母的注意力也占据了爱。对与内斯和汉娜经历相似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公平。我是在离家独自生活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一次次试图说服父母终是失败,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爱我是否考虑过我的感受,但他们似乎只是觉得我很听话不需要他们操心就够了。我们按各自的想法去理解对方,心理上变得疏远,我甚至曾一度钻进牛角尖无法释然。这种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后期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自我调节。遗憾的是,同样的事大约仍在上演。
我想, 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的性格,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爱孩子的方式,优质的家庭关系和氛围,真的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过重的期望和强烈的控制欲不是爱;而忽略和放任生长,也不是。
爱是陪伴,是尊重,是呵护,但不是控制。
写得真好~~原来这样的事不仅发生在中国,做父母的真的是要特别懂得拿捏分寸才行
有的时候父母真的是愿意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到孩子身上的 我们也要学着不要去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