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内在小孩,原来这才是你一直在等的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我们会选择完美的方式:我们会把我们的幻想当做真实。我们会相信童话,我们会相信魔法,我们会以为这个世界存在拯救者,相信丧失是可以被征服的。
当我们进入成人的世界,我们依然在内心尝试着这种“将内在和外在等同,将幻想和现实等同”的孩童的幻想。
我们被幻想所吞噬,我们没有将外在和内在相分别,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空间,缺少一个过渡的空间,缺少一个消化的胃,缺少足够的安全可以接受丧失。
所以渴望父亲的男孩和渴望母爱的女孩有三个选择:
一个选择是继续原来的“等同的世界”,再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完美之爱;
第二个选择是杀死自己的幻想,选择麻木,选择自欺,继续否认自己的丧失;
最后一个是选择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空间,不再尝试取代丧失,而是与丧失共舞。
男孩和女孩开始发现:他们可以扮演彼此的父母,在彼此成为小孩的时候,可以照顾到彼此;也可以在无法照顾到对方的时候,用平视的成人的视角互相协商和协调;当创伤被触碰到的时候,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创伤,他们发现,当创伤被表达出来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创伤,而是一种意志的呈现,我们所有的痛苦来自恐惧创伤的呈现,来自对创伤呈现的抗拒。
当他们表达的时候,对方会给表达者以回应,让表达者看到镜中的自己,有时这种回应还可以让表达者看到未能关注到的自己和更深在的自己;于是他们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完整,发现了顺应生命的意志的快乐,他们的能量因为接纳和创造性的表达而汩汩流淌。
他们不再只是演者,而拥有了更多的角度看到自己,体验自己,他们开始发现越来越多的不同的自己,无数在黑暗中的碎片的自己,当他们一个个出场的时候,他们开始体验到大江大河与大海的快乐,生命的意志就在于无数条河流的奔汇到海,他们开始明白,分裂是为了完整的融合快乐,而完整是为了体验分裂的极致自由。
这个过渡的模拟的空间,是他们可以创造的,他们既不想改变神,也不想成为造物,他们可以成为人和神之间的存在,他们的存在在于他们有意识地扮演着神,而不试图成为神;他们可以自由地成为任何人,为的是更好的进入现实和表达丧失。
空间:内在小孩的疗愈
过去,我认同的唯物世界,在我们存在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人类虚妄的幻想,矫枉过正地讲:其实不是物质决定了精神,而是精神决定了物质。我们试图否认内在的体验,就像当年我们的抚养者试图否认我们精神的痛苦一样,我们也在这样否认着自己的内在小孩。
当我阅读戏剧治疗的书籍的时候,我有一种突出的感觉:戏剧治疗比言语为主的治疗,更接近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也曾体验过螺旋心理剧,也体验过艺术表达治疗,也体验过家庭系统排列,我对螺旋心理剧和家庭系统排列的体验是,这两种形式是非常sharp的匕首。它们的优势在于非常快地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内在小孩,但它的危险在于过于快,这就会有一种身心忽然被撕裂的危险。我在做螺旋心理剧的时候,内在的创伤被激烈的场景张力所穿透,一度围绕着整个场无意识地走动,直到有人提醒我才知道;我在做家庭系统排列的时候,也在做扮演者的时候,被无意识的强烈的情绪抓住,造成身体的强烈疼痛。
这是让我后来对两种治疗有所保留的原因。
而艺术治疗或者舞动治疗,这两种形式因为回避了语言层面为主的表达,相对安全一些,可是它离我的内在又似乎远了一些。
当我看到戏剧治疗的书籍的时候,其中一些说法非常打动我。
她强调了游戏性和循序渐进性。在戏剧治疗大师雷妮.伊姆娜《换幕到真实》这部著作中(编辑注:今天我们推送的第二篇文章即摘自此书),强调在戏剧治疗最初阶段的游戏的意义:比起肃穆沉重的家排和浓墨重彩的螺旋心理剧,它更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它可以让我们退回到孩童的状态,而我们人生最有治愈性的阶段就是孩童的游戏时期,后来我们成人后,失去了用游戏化解内在冲突的机会。游戏可以让我们进入到一个放松和信任的阶段。我见到太多的人失去了玩耍的快乐,他们都纠结于真实的痛苦而失去了娱乐的空间,生命成为日复一日的痛苦。
她强调了“演出”的意义:我们可以借由扮演他人而体验自我,这也会创造安全感。因为我们不会因为一下子在他人面前过度扮演自己而有一种被入侵的恐惧,这就表现出“过渡性空间”的妙处——我们可以通过扮演他人而表达自己;我们通过成为他人而成为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和幻想来触碰真实;我的感受即是我的,也不是我的,既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接触真实。
当我们个体咨询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会无法识别虚拟和现实,会丧失了空间感和时间感,我们要经历一个移情的过程,来访者会把咨询师当成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孩子,而咨询则在内在和外在不断地拉扯与挣扎。
这个过程实在太不容易,以至于很多人都很难坚持下来。因为总的来说很少有孩子可以坚持一个小时坐在沙发上和大人对话。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出现的时候,他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内在孩子的空间。
我的督导老师曾告诉我,当你和来访者对话的时候,你的声调要低,你的语言要简短易懂,因为来访者退行到内在小孩的时候,是听不懂太成人的语言的。
但如果是个体咨询,它的局限有两个:
1.它太静态。内在的小孩能理解的是游戏,而非言语。内在小孩需要的是隐喻和象征。他可以用狗熊代表爸爸,可以用汽车撞狗熊,这样实现他的攻击性,但却不必被自己的攻击性所恐惧。
2.它太一对一。内在的小孩需要的是和群体在一起。现代文明的代价就是我们被切割到太多一对一的关系了,我们丧失了很多和群体一起解决内在冲突的机会。过去,在氏族社会,在古代社会,当我们内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会请巫师,召集所有人一起活动、舞蹈乃至一起上演一些剧情,通过这种方式消化我们的痛苦,而戏剧治疗,则是让我们回归到内在小孩所能懂得的游戏的和戏剧的方式,让我们重新找回孩童时期经常用于化解内在丧失的最好方式——有剧情的游戏。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当我和姐姐一起扮演聊斋志异的故事的时候,我体验到坏人的邪恶的快乐,也体会到遇到人生艰难的主人公的委屈,还体验到作为旁观者丫鬟小厮们的种种漠然甚至幸灾乐祸的感觉,我那时沉浸在各种角色的体验中,仿佛拥有了各种人生,最终也许它锤炼了我对他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的敏感性,作为70后一代,童年的我那时还没有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学习班所压抑,玩耍影响到我一生。而我的痛苦的人生恰恰是从初中和高中的学业竞争开始。
戏剧治疗的书籍让我找到了和内在小孩相遇的最好的方式,我也期待着能继续在戏剧治疗中徜徉,我相信此刻能和阿曼老师的戏剧治疗工作坊相遇,不是偶然,也许它是最适合像我这样的内在小孩的脾性最好的表达方法。
非常推荐你也可以看看 “阅读治疗”“音乐治疗”等书籍,猜你也感兴趣~
有链接吗
没有诶,我是去图书馆看的实体书哦~
书名是什么
晚上去图书馆找了拍给你哈~
好
抱歉,忘记了,昨晚没有去,这几天记得去的时候,发给你
《阅读疗法》、《音乐治疗导论》、《水知道-神奇的波动》
这基本都是疗法~阅读疗法比较厚~~我只看了一小部分,感觉不错。水知道也是很不错的,里面的图案非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