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之人生百态#兄弟,借姐姐的钱去理财真的好吗?
上一篇写了老公三姨家大女儿林姐守财成功的故事,这篇就写一写林姐的亲弟弟小浩的故事~
小浩夫妇和我们夫妇年纪相仿,他们夫妻俩都是工薪族,一个在村里当副书记,一个在区某局实权部门,虽说夫妻俩的工作在大家眼里很体面,但因为拿死工资,要还房贷,要养车,要养娃,加之年轻人的消费观比较前卫,所以日子过的一直紧巴巴的~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夫妻俩很多秉性还真的很像。比如比较抠门,有些啃老,总爱想些歪门心思,从他们的角度也不难理解,因为工资收入是固定的,正财没办法得到更多;也遇不到像姐姐那样拆迁,发横财的机会;只能想办法开源挣偏财,可是开源对于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是蛮高的。想要不投入时间与精力以及不需要学习与探索精神就来的开源肯定也不是什么好偏财,顶多算是歪财,这种财富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小浩从部队转业回来,去了村里,就是图马上要拆迁了,可以“捞”点好处,而他媳妇因为在实权部门,虽然没有编制,但工作性质以及福利待遇和有编制的是一样的,所以请她办事的人也多,人家买些小东西适当感谢一下也正常。可能与工作环境有关,与他们自身的层次有关,更与生活的压力有关,一提到谁在什么单位什么部门,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位可是个肥差,可以”捞“很多,却从来不想到其它有关个人成长,或是其它正能量的东西,感觉夫妻俩成天就想着这些歪财了。
同时,在啃老问题上,夫妻俩也是惊人的一致。早年没买房之前,住在丈母娘家,吃喝用全是啃丈母娘的,致使小舅佬爷和小舅妈对他们夫妻俩一肚子怨言,以至于丈母娘家拆迁时,小舅佬爷怎么也不同意村里多加上他姐姐与姐夫的名字一起分拆迁款;后来夫妻俩自己买房了,买了个60平米的小两居,总价19W,却告诉三姨父与三姨花了25W,三姨夫妇是农村人,拿出自己嘴里省出来的毕生积蓄15W给他们小夫妻,小夫妻竟然还嫌钱少,说不够,还要向姐姐借,因为姐姐拆迁成暴发户了,没有理由不借。
60平米的小俩居确实太小,说要为儿子上学买学区,要卖掉这套,换成90平米的,这次真的要向姐姐借钱了,姐姐拆了两套房子,从天上掉下来一百多万,姐夫又是转业转成了有编制的工作,有什么理由不借给他这个亲弟弟?姐姐让他们夫妻俩给父母留间卧室,就借给他们,他们不干了,说90平米只能是两居,不然要买120平米的三居,那借20W可不够。好在姐夫还算通情理,借了20W给他们,夫妻俩借钱时也说的很好,等60平米的房子一出手就还钱。
靠着姐姐姐夫借的20W,以及丈母娘背着儿子偷偷贴补给他们夫妻俩的10W,加上夫妻俩自己的几万块,再加上贷款,顺利的买上了90平米的学区房。后来60平米的房子以35W顺利出手了,只是他们没告诉姐姐姐夫,夫妻俩把卖房款存到了区财政局,拿政府13.8%的年息去了,他们自作聪明的以为姐姐姐夫不知道,其实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呢?难道姐姐姐夫就不知道理财吗?就你们知道存地方政府里拿几万块的利息到时给自家装修?
过年期间,大家聚在一起家常里短扯家常很正常,我听了这件事情后,一方面觉得小浩夫妻确实有些歪心思动多了,夫妻俩都有问题;另一方面觉得还是教育上出了问题。老公的三姨父与三姨一定是小时候过于溺爱了小浩,听老公说小时候三姨父打犯错误的小浩都是把手捂起来再打,听起来响,却一点也不疼。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里太普遍了,什么好的都要留给儿子,而让日子过的相对好的女儿来贴补自己的儿子,他也觉得应该与正常。如果不是小时候过于宠爱,何至于养成小浩身上的多种恶习?看起来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却沾染上好赌爱玩的恶习,不想吃苦,好逸恶劳。至于小浩老婆,心肠还是不错的,也肯帮人,除了舍不得给别人花钱,只爱给自己买衣服,但这不算大毛病,可以理解。我觉得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这个男人如果没有出息,不能担当,那么哪怕女人再能干,这个家也不会兴旺到哪里去。所以,我也要引以为戒,要将儿子教育好,不要将来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