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悟道场 ——读林清玄《心有欢喜过生活》
对林清玄文字的熟识始于中学的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叫《生命的化妆》,文笔甚是清丽细腻,但读来却有种深邃通达之感,成了为数不多让我心心念念的课外文章之一。十数年里,作者的名字连同那句“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妆”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会在脑海中闪现。虽不是时时想起,但又从未忘却文坛有个林清玄。
晚饭后信步走入新华书店,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本小册子,奇怪,先看到的是作者的姓名而不是书名,仿佛是阔别许久的老友突然光临,更像漂泊他乡忽遇故知,内心有了几分异样的欢乐和惊喜,当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岁月沧桑感,离“初遇”已有十余载。当下便爽快地掏钱,决定将“故人”请回家。
《心有欢喜过生活》,乍看书名,总觉得与记忆中作者文字的风格有了些许差池,失去了那种雅致的风味,而是散发着淡淡的“鸡汤味”,还带了几分俗气,不免有点黯然,当然不至于失望和反感。仿佛看见乡间田地里一个正在劳作的圆润质朴的农家姑娘,虽然土气但不让人嫌恶,反而会为其所散发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生命触感而生出些许羡慕之意来。因为你看不到忸怩作态、看不到装腔作势、更看不到委曲求全,而是那份专注于当下的怡然自得和随心所欲。旋即明白了:雅俗并没有截然的分野,但生命的质量却有高下。那么书名到底是清新靓丽还是朴实无华又有什么要紧呢?
晴好的春日午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耳边流淌着舒缓的轻音乐,手捧着林清玄的书,细细玩味品读。浮躁动乱的心开始逐渐沉潜下来,焦虑波动的心绪也被慢慢抚平,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跟自己独处、与自己对话,关于生活、生命的种种疑虑和困惑在品悟中渐渐得以开解。在林清玄的文字里,我读出了俗世里的空灵,平凡里的真味,明白了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修行,而生活就是最好的悟道场。
古有诗言:“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走进佛教世界的林清玄并没有因此看破红尘或遁入空门,相反,他于人世的喧嚣中独自觅得一方心灵的宁静,将生活的琐碎繁杂进行梳理归于简单,对生命的沉重与苦痛有着热烈地承担,他满怀着宁静的喜悦过着俗世的平凡生活。真正的大智慧和大境界的人应该是如此这般的吧。
活在当下是一种生活智慧!
作者在整个文集中强调最多的思想就是“活在当下”。很多“治愈系”的文学作品也时常会用这个说法来开解处于生活困顿中的人们。那么什么是“活在当下”呢?“当下”是一个佛教用语,也是时间的最小计量单位。“一个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秒,每秒钟有六十个刹那,每个刹那有六十个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劝告人们学会融入每一个生命中的片刻、活好每一个最小的时间单位,每个当下都是好的那么每一天就都是好的,每一天都好那么一生就都是好的了。可现实情况是,我们常常不愿或者不会“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我们倾向于悔恨昨天担忧明天,就是不肯活在今天;我们容易在青少年时活在对未来的期盼里,在中老年时沦陷于对过去的追忆中;我们忙着定计划做规划、每天的“to do list”上塞得满满当当,我们火急火燎地追求着过上所谓的高效率生活和跻身成功人士行列。但拼命压缩而挤出来的时间里、在忙碌的空当中我们在干嘛呢?在“空虚”、在“无聊”、在“攀比”、在“计划”着走向更加忙碌的生活中去。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present.”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也说:“早饭在中午之前解决就可以了,葬礼等死了之后再准备也还来得及。”看来中西方的智慧是一样的。学会“不忧昨日,不期明日”,握住上天赐予的每个“present”,专注于眼前,陶醉于手头的那件事,那么,我们就拥有了智慧的人生。
回归简单是一种生命情调!
得益于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资匮乏的身影早已经隐去了其可怕的面目,另一种由于物资极其丰富所带来的物欲的爆棚却在使我们变得日益焦虑和恐惧。商场里品类繁杂的商品让我们眼花缭乱选择困难;每一次出行都要为带多少换洗衣服而发愁、瓶瓶罐罐不下十几种的护肤洗浴用品几乎要撑爆那只可怜的化妆包;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让我们着迷、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下我们忘记了月光和星空的美好;我们会因为朋友的某个邀约名单中将我们遗漏而耿耿于怀;房子、车子、票子和bling bling 的大钻戒是恋爱和求婚的标准配置,连最为纯净的爱情也镀上了物质和金钱的色彩;在消费中我们容易被名牌绑架和困惑,被广告和媒体宣传牵引着团团转……但我们真的比老一辈的清贫的人们更加幸福和快乐了吗?被抑郁症困扰的、被失眠痛苦包围的、因为失意而酗酒染上毒瘾的、因为失恋而自残自我了断的……这些都是生活在物资富足中的我们当中的人。正如作者所说的:“或许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吧!人们总是向往那些复杂的、多元的、常变的、热闹的,却放弃那些单纯的、一元的、不变的、宁静的生命情调。”
也许你会说,功成身退后再来谈放下名利物欲追逐的体会或许才更有说服力,否则容易被判定为“酸葡萄”心理作怪,或者被斥为为自身的无能而作无奈的辩解。
长途跋涉的人都知道,行李越少走得越远越顺畅。人生的路途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你的生命减负,少些物欲的求索,不要沉沦在复杂中,让生命回归简单,身体和灵魂才得以轻装上阵。
主动承担是一种生命力量!
作者说,生命最尊贵的意义在于:为别人活着,活到忘记自己的痛苦的地步。看到这句话,我整个人都为之震颤不已,某个视域突然之间被打开,心中许多盘桓已久的疑虑突然之间被扫清。在许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我们总是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总是企图挣脱父母的束缚,我们宣扬我们不为了任何人,我们要为自己活。于是,我们容易怨憎社会、我们容易我行我素、我们容易伤害父母,名义是这些阻碍了我们“做自己”。也正是太为自己、太以自己为重的这些人,容易在一个自我的不顺遂中起杀念轻贱生命,杀害别人、自杀或者是报复社会。
新闻报端看到了有某某少年或大学生在最不知死为何物的年纪里却轻生的消息,每每会唏嘘感叹不已,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就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呢?是社会或者家庭对其冷漠吗?也许会有一些,但并不是全部。作者总结了三个原因:第一,自私。如果装着自己而不念及父母、朋友、人群、社会,那么就在不顺的时候容易去死;第二是茫然,物质富足了,但除了追求升学外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因为价值危机而茫然寻死;第三,生命里没有考验的机会,“曾为了多吃一口饭而奋斗过的人,绝不会因为一场考试、一次恋爱、甚至一种虚幻之美就自杀”,而这些青少年却从来无需为生存而劳作。
简单的说,只有对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有着热烈承担的胸怀,比如父母为了子女而不辞辛劳、战士为了共同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才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美好,也才更具对抗人生挫折与困顿的勇气和力量。
阅读中感受着灵魂被荡涤,这并非是如沐春风的喜悦,而是检阅生命的庄严。作者总是于最凡俗的生活里引导你探究生命的禅意与真谛,也告诉你人生的修行,生活才是最佳的悟道场。
tomorrow is mystery 哈哈 太TM有道理拉 !!
活在当下,学会放下。
那啥时候买本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