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住在一起之后# 跟婆媳关系无关的~~
从上大学离开家以来,就很少和长辈一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我不得不接受因为怀孕生宝宝我和老公的二人世界里要多出一个婆婆的时候,心情是很沮丧和郁闷的。我害怕被长辈管束,害怕自己精心设计的生活被没有任何审美和创意的长辈打乱,也担心自己的直脾气会引爆婆媳战争。
但比较幸运的是,一起住的这一个月来,一切还比较顺利。婆婆本性善良和气,典型的敦厚老实,自带乐观和通达精神。和她若干次因为怎么养宝宝的争议,都仅仅是讨论、没有红脸和置气。从婆婆身上,我最大的感触是,上一代农村人因为没有接受足够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无法主动学习新事物,改变自己的生活。
从理论上来说,婆婆每天给我们做家务——拖地、做饭、洗碗,省去我们很多功夫,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但是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我会觉得这种“保姆式”的生活对女人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浪费。我相信在欧美发达国家,为子女做家务带孩子的母亲应该寥寥无几。但除了做这些,婆婆似乎没有其他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她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她的“角色”。
我有时候想要引导一下她,希望她能寻找一些生活的乐趣,例如看看网上的菜谱,学一些新菜,学做包子、馒头、糕点,但是限于识字不多,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工具的陌生,她不具有学习新东西的意识以及能力(因意识而发展能力)。对我的提议,她说了很多次,”我学不会~~~“。
在没事的时候,她可以坐在椅子上发好几小时呆。在我看来,这些时间如果用在厨艺上,就能成为大师~~
有时候婆婆拿着智能手机问我们各种操作究竟怎么回事的时候,我都感到悲哀,特别想说,你就随便点,随便试呗,很容易的。
老公单位发了一袋面粉,她就做了几个馒头,我建议她学做复杂一点的包子,她说不会擀面;我买来擀面杖,自己尝试擀面的时候,看着视频很快就学会了,但婆婆却略显笨拙,始终没有掌握要领;除了普通的馒头,她不会有变化花样的想法。
婆婆只是一批人的缩影。我想起我妈,每次回家,做的菜永远都是那种风格那种样子,不会有变化。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习惯,像固定的方程式,没有新意。
还有育儿观念。婆婆跟我说的”孩子生下来要捆住脚,免得他乱蹬“,”小孩起红疹子要用爽身粉“,”宝宝上火便秘的话,要喂果汁“,”坐月子要多吃老母鸡补身体“,这些观点都是来自于经验,并且从不怀疑他们的合理性。受限于文化水平,她无法通过书籍、网络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只能依赖于经验。而很多经验,现在已经被证实是谬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长辈一旦固执己见,要使用旧的育儿方式,就很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在一开始,我就说,到时候带孩子的方法以我的意见为主,如果出现矛盾,还要她谅解。
零零碎碎说这么些,最后想说,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是真理。教育并不能让每个人富有,但却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让人拥有改变生活的视野和能力。我宁愿婆婆不给我们包办家务伺候我们,也希望她能有自己的思想、爱好和生活。
Wenfang
22:43
2016.3.12
奉献一张我第一次做的馒头照片——小猪南瓜馒头:
知足吧!我妈平时做菜就是好吃到哭,然后他一创新,我就想抽桌
在半个月....我结婚一年和婆婆都没红过脸,然并卵,坐个月子关系就毁了
很多人一辈子就那么生活惯了,思想改变不了,因为性格就那样,别逼你婆婆,看的出来她人很好,她都没逼你干她要求的事情,你就别逼她了。自己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就好了,你婆婆也没干涉你
对,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也学不会馒头啊,自己弄面条这类活,这样就去否定一个人
你要自己做家务几年下来,会觉得有婆婆帮忙还是很幸福的
理解楼主,你是希望婆婆过得更好,更有价值。就像我和姐姐对待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他们能吃好、穿好、精神生活也富足、把钱多花在自己身上、提高生活质量。可他们就是穿差的(你买了也不一定穿)、吃差的,几乎不怎么花钱,给他们的钱都存起来给孩子们留着。我和姐姐真是心痛的感觉呀!
有理
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