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
对于家,很多人的理解不同,或许说家是幸福的港湾,是你停靠的港口,或许还有另一种声音说家是罪恶的源泉,又或者是麻烦的聚集地。曾经在网上了解到豆瓣上有个主题,专门吐槽家里给自己带来的不快乐,我还点进去看过,充满了负能量。那么为何家会伤人,从这本书里你会找到答案。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无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这只是孩子开始的第一阶段,没有建立好孩子与母亲的情感,会留下阴影。而后的阶段如果没有处理好,也会造成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要做好父母,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理解孩子,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试着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行为,并且自我检讨,是不是自己的方式出现问题。
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在替孩子做决定。我的父亲就是,希望我能按照他的意愿来选择学校,选择配偶。但生活是自己的,我都没有按照他的意愿来走。
就像书中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这本书除了亲子教育、青春期叛逆等话题外,它还讨论了很多婚恋领域的成人话题,如激情式恋爱的本质、缘分的心理学解释、一见钟情的几种方式等。从心理角度出发,剖析人不同择偶观,人生观等的产生原因,看过之后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对我来说是一场心理洗礼,受益匪浅。
以后可以直接在话题下面发三月的读书笔记
就像书中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这段好厉害~!
非常棒的书,通俗的话和生动的案例让人关注家和为人父母的重要性
新版的,原来老版不是这个封面。属于入门级心理书。可以看看
武志红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心理医生,他的书看了不少,还加了他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的文章也很不错。
公众号就叫:武志红。另外给你个彩蛋:如果喜欢武的书,可以关注公众号:初心心理,里面可以免费看武志红的3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