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我的读书笔记—4月

来自21天变财女・239篇帖子・2277人参与

发帖
我不是紫鸢

倾听文化的“苦”和“暖”——《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我不是紫鸢
我不是紫鸢 我不是紫鸢 2016-04-01 11:13 阅读(839)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这是作者余秋雨先生穿越数万里考察文化遗迹,为他新版《文化苦旅》作的小叙。余秋雨先生所谓的“苦旅”并非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

看书里的第一篇文章《牌坊》我就被感动了。那是作者的家乡,他的文化起点。那里的牌坊多数是“贞洁牌坊”,一般是大户人家为过世的女儿立的。有一天,造牌坊的潘木公听一个造墓碑的年轻人说,潘木公造过牌坊的女子都造化升天了,她们升天后墓就空了。

后来,乡长带来两个年轻美丽的女教师,说要在原来荒废的尼姑庵里办一个小学,尼姑庵废弃之前,也有年轻美丽的女子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潘木公自告奋勇为小学造了个石门,造得和那些牌坊特别像。

乡长和村长们一家家劝说,终于招来了一些读书的孩子,但都是男孩子,因为村民们都认定女孩子不能上学。女教师教这些男孩子读书、识字。后来她们终于在山的另一边招到了一个想上学的女孩子何英。何英上学山高水远,老师让她翻山时头上扎上红方巾,山坡那边由妈妈守护,山坡这边有老师守护。何英的入学让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有机会走进学校,走近文化。

后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潘木公要自告奋勇去为小学造一座那么像牌坊的石门。那些尼姑、那些教师是半夜逃婚的女子,为了社会压力下的“忠贞”,背井离乡,有一个此生再也回不去的家。那些飘零在外的美丽女子,为一个个乡村、一道道山梁打开了文化之门。

《宁古塔》里那些被流放塞北的官员、文人,更是用灵魂守护和传递着文化。宁古塔,那片给了他们那么多绝望、心酸的流放之地,他们却用温热的手掌抚摸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他们在那里教书、传授佛法、教耕作和商贾、研究地域文化,几乎全方位地推动着那块土地上文明的进步。

余秋雨先生说: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一切文化的孽力都会以文化的方式断灭文化。清朝有“文字狱”,近代有“文化大革命”,他们迫害、摧残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人。可是有一些人,虽然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

余秋雨先生在荒凉的文化遗址里寻温暖,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找坚韧。因此,《文化苦旅》里每一章节都洋溢着文化的温暖。都江堰轰鸣如雷的水声里,“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石像,阳关风雪里化作堆堆沙土的护国将士,“天一阁”世代供奉藏书的范钦家族,在动荡年代里为电影、文学、戏剧奉献一生的谢晋、巴金、黄佐临…

百岁巴金卧病在床时,还让陪护人员读书给他听,读到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宁古塔》,康熙年间诗人顾贞观因思念被流放老友吴兆骞而写下的《金缕曲》时,病床上的巴老也跟着背诵起来: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博人应见惯,总输他翻云覆雨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夕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愁。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需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读这些文字,总会为这些人的情怀感动。无论身边的处境如何,如论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他们对知识的信仰、对爱的信仰、对社会责任的信仰,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洋溢着温暖的力量。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5.7119088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