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读书003】《愤怒的葡萄》——从“我”到“我们”
"咖啡当作行船的燃料,玉米被烧来取暖,土豆大量抛进河里,猪杀了埋起来让它烂掉。这里头包含着无可指摘的罪行,包含着不能用眼泪来表达的悲哀,包含着莫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全部完蛋。人们用网来打捞河里的土豆,看守把他们拦住!人们开了破车来捡丢掉的橘子,橘子已经浇上了火油。人们默默地站在那儿,眼看着土豆顺水漂走,眼看着堆积成山的橘子坍下去,变成一滩泥浆。饥饿的人的眼睛里冒出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
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里迅速成长起来,结得沉甸甸的,等候收获期来临。"
这本书从头到尾看的很震撼,很多场景历历在目,人们的伤心、无奈与愤怒都能很强烈地感受到,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让人难以忘怀......
黄金西部
《愤怒的葡萄》描述了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时期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他们的家乡被资本垄断与干旱吞噬,抱着美好的希望向“黄金西部”进发......
约德一家被大业主和银行赶走,土地种不出庄稼,银行没有利润可吃,在工业时代一个人开一台拖拉机就能代替十一二三户人家,于是农民被迫离开土地,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像游魂一样在家乡徘徊。
为了这块土地,爷爷消灭了印第安人,爸爸消灭了蛇。我们也能消灭银行的。
这是人们第一次感到愤怒。
约德一家计划去加利福利亚,去满是葡萄和橘子的西部,传单上说哪里缺人手,需要大量工人去摘水果。爷爷说,我去加利福利亚了要把葡萄摘来装满澡盆,在盆里打滚,让汁水浸透裤子。西部成了很多流离失所的人的梦想。
他们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一张好犁卖五毛钱,三十八块的播种器卖两块 ,他们的生活像破烂一样卖掉了,带着伤心向新生活进发。
四季如春,到处都是水果,住在橘树林中的小白屋里,舒舒服服。上个函数学校,在城里买个房子......西部承载了颠沛流离的农民的所有美好梦想。
一家人一辆卡车,带着牧师凯绥出发了。逃荒的人在六六公路上川流不息,超载的卡车轮胎越磨越薄、零件一个个坏掉,公路边的便利店坐地起价,买不买随便你。在钱花光之前能不能到达梦想的加利福尼亚?
一个人,一个家庭,哪里来那么大的勇气举家迁移?
买不起汽油,没有免费水,晚上在路边搭帐篷。
爷爷在出发当天突然反悔,出发没多久就去世了。这样的恐惧大家都有,在走上征途的那一刻突然变得无比强烈。
被苦难折磨的人们,也是最淳朴最善良的人们。
他们在路上互帮互助,对陌生人亲切友好。
从“我失去了我的土地”到“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土地”,这就是变化的开端,这是资本家和农场主最害怕的事情,这是会爆炸的事情,这是开端——从“我”到“我们”。
西部是他们的梦想,也日益害怕起来。他们在路上遇到很多从西部回来的人,说宁愿在家乡饿死,再也不回去了。没有梦想,只有饥饿与贫穷。
伟大的女性
约德的母亲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深刻的知道如果自己垮了,这个家就垮了。
她尽一切努力保持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在一起,路上父亲提议分两拨走,在下一站会和。母亲拿起扳手抗议,认为会和的机会渺茫,再大的困难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如果拆散了就算到了西部也没有意义。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男人们妥协了。
母亲的勇气与信念,还有那逼人的气场,很多时候让人尊崇不已。
过沙漠的时候,母亲陪着病重的奶奶。历尽艰辛穿过沙漠,到达风景绝美的加州,母亲濒临崩溃。母亲告诉大家奶奶在穿越沙漠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但是这个消息告诉大家的话也许大家就过不了沙漠了。她一个人跟奶奶的尸体睡了一天!这种坚强与担当,让男人们对她无比感激。
母亲永远是慈爱善良的,他们家最后一顿肉汤,每个人只有一碗。可是她煮汤时帐篷外围满了野孩子,她对他们说,“东西太少了,我不能叫自己一家人挨饿,又不能不让你们尝尝。”于是她给自己家人都盛了一碗后,剩下的分给孩子们,而她却不忍心看这种场景。孩子们不争不吵,各自用调羹或铁片,在锅里乱舀乱刮。
凯绥的思考
凯绥原本是个牧师,后来他不再做牧师了。他想“我们为什么非依靠上帝或耶稣不可?我们爱的也许是所有的男男女女,也许这就是圣灵——也就是人类。”凯绥不再相信上帝,他再也做不成牧师了——但是他怀着上帝的爱,对人类的伟大的爱。
凯绥常常想不通,他像耶稣一样累了。像他一样去到荒野里去寻求真理。这一路他都在体会,在思考,在感受,可总是觉得想不通。
后来他代人进了监狱,终于懂得了真理。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他只是一个大灵魂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声音微不可闻,但是很多人同时发生及无法阻挡。资本家要五百人做工,印发五千张传单,也许会来五万个人,于是他们压低工钱,让人们争抢,做他们的奴隶。
如果大家都不做两毛五的工,才会有五毛钱的事情做。——可是总有人走投无路,接受两毛五的工钱。然而愤怒却在所有人心中生根发芽。
在革命中,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个号召革命的人,最后往往被自己的同伴出卖,被人们所厌恶、害怕、驱逐。但这不是白费力气,革命的精神会传承下去。每次都前进了一步,也许会倒退了一点儿,可绝不会完全退回原处。这就是意义。
汤姆 约德
凯绥被警察活活打死,他一直在跟警察说“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汤姆之前犯了杀人罪,在假释期他一直小心翼翼,怕再被抓回去。可是他看见凯绥被打死在警察手下,愤怒的打死了警察,成为逃犯,躲在山洞里。
汤姆继承了凯绥的遗志,他最后跟母亲说的话表明了他的选择——
“哪儿都有我——无论你朝哪一边,都能看见我。只要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在斗争的地方,就有我在。只要有警察在打人的地方,就有我在。人们生气的时候会大叫大嚷,我跟他们一起在嚷。饿肚皮的孩子知道晚饭做得了会哈哈大笑,我跟他们一起在笑。咱们老百姓吃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住上自己盖起来的房子,那些时候,我都会在场。”
很棒的一篇笔记
对了我看你这个月已经发了三篇笔记拉吧?
有意愿加入我们读书群吗?
加加加~还想等着下个月申请呢
上一篇是从前写的就删啦
已经申请啦,谢谢TS
谢谢鼓励,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