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读书笔记哦
读历史的正确方法——读《抗日战争的细节3》
这大概是我最不知道该如何提笔的一篇读后感,原因在于抗战史在当下的外交气氛中可以算得上是显学中的显学,用一句浩如烟海来形容研究抗张的书籍和文章亦不为过。以我这么一个票友的水平来写一篇抗战书籍的读后感,多少会觉得不自量力。所以这里针对具体的这本书就不多做评述,只是想提一句,如果大家真的想看一些读起来比较轻松的抗战史书籍,魏风华的这套《抗日战争的细节》还是非常推荐的。目前这套书还只出到第三本,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第一本写的最好,然后,一本不如一本。但这并不是作者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淞沪会战时由于战争刚刚爆发,各种记录和报道都比较多,因此很多事迹都被记录了下来。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后,战场上亮点少了很多,也就导致大量战役战斗的描写读起来犹如战后各级军事长官给上峰所写的汇报。大量的部队番号和地名掺在里面,可读性也就少了很多。当然,也有过偏重于文学性,而忽略了历史严肃性的书籍。比如我前年读的那套关河五十州写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套书应该是有五本,除了第一本写918事变和29军历史的那段可以看看之外,其他的地方由于过分强调文学性,反而冲淡了本该有的严谨,这也导致整套书硬伤比较多,春秋笔法比比皆是。所以,这里就不建议各位找来看了。再多说一句,就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抗战书籍来看,内容最多的除了前期的淞沪,就是后期的远征军。关于远征军历史推荐看看余戈先生的书,这是国内研究远征军历史的一流学者,而且属于用自己的脚去实地考察战场,然后写书的那一类学者。写出了的东西可靠严谨,而且文学性上非常不错。另外还有几个非常有名的写二战史/抗战史的作者,比如萨苏,俞天任,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前面啰啰嗦嗦写了很多,其实就想引出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票友去读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读?
还是以抗战为例,前面说过,因为这是显学中的显学,因此相关资料多如牛毛。而在这些多如牛毛的材料中,经常可以读出对于同一件事情完全相反的两种表述。其实从读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记得在看《史家高华》时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说,很多人都觉得历史是公正客观的,认为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就像自然科学一样,万古不变。但是由于读到的历史很多都是前人依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材料总结而成的东西。而由于这些材料是经过人为加工过的,所以即使再公正,哪怕是“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那样的,千古以来为人所称颂的史官所写下来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自身立场的影响,这并不是说史官不称职或者有偏见,而是说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后人读到前人写下来的带有某种误差的记录时,再把这些记录归纳整理变成自己的想法写成书给普罗大众看之后,就会在这种偏差上面增加了新的偏差。所以当同一个事件的材料经过多人之手归纳总计后,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表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就好比说写《国史大纲》的钱穆先生,根据梁文道的解读,其实钱先生生前的一些观点就广受历史学界的诟病。比如说他笔下的明朝,就有美化之嫌,这一点与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相似之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一种大汉族主义出来。然而,因为钱先生所处的时代,在经历了民国,抗战,内战,两岸分治这么多事情之后。先生对这一切心灰意冷,晚年在香港开班授业,于是乎,他所写的《国史大纲》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感在里面,而汉文化又是毫无疑问的中华正统文化,所以一个本来挺不堪的明朝在钱先生的书中就比真实的历史要美丽许多。
那么,既然历史经过越多人的手,就可能出现越大的偏差,是不是意味着经手最少的资料就是最可靠的呢?比如说很流行的口述历史,是不是就一定可靠呢?这到也不尽然,比如说早几年崔永元做的《我的抗战》的纪录片,就采访了很多抗战老兵,但是并不是说这些老兵说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更加可靠。首先,作为历史的一个参与者,作为当年的一个普通士兵,也不过是当年这些统帅下面的一个棋子罢了。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全局的了解。更何况过了这么多年,记忆衰退,身体衰弱,说出来的东西又不容易找到其他佐证,这样得到的材料,是不可以完全相信的。这就好比这些年网上经常争论的,国共两党抗战谁出力多谁出力少的问题,我曾经找台湾那边出的一些老兵口述历史看过,这些口述的历史明显很片面。当年仅仅是第九战区里面一个国军的排长,常年转战在湖广一带,怎么可以断定远在山西的共军是在消极抗战呢?另外一个原因,大家如果看过那部伟大的电影《十二怒汉》的话,应该会记得当八号陪审员先生在整理其中一个重要证人——住在楼下的老头说谎动机时,作为九号陪审员的老人家力证这这个老头是在说谎。为什么呢?因为老人家往往需要关注,作为一个常年无人问津的老人突然出现在摄像机镜头前面的时候,往往会因为需要被关注的心态,而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所以我看张学良晚年回忆录时,总觉得镜头前的少帅说起话来,吹牛的成分要更大一些。
好吧,既然经过他人之手加工过的历史和当事人口述的历史都有可能失真的话,那么应该读什么样的历史呢?读一些关键当事人的回忆录行不行?之前我也觉得这样的材料时最真实的,但是早年读完《吴法宪回忆录》时就觉得很奇怪,此人所写的内容距离他所经历的事情不过十几二十年时间,怎么读起来和之前看过的很多东西格格不入?不光是这本书,读唐德刚,黄仁宇一些写近代史的书,也有这个感觉,按理说这两位史学大家,又是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么也会出现许多偏差呢?后来读高华先生写的序文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他说,读历史的人需要像钱穆先生所说的那样“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而写历史的人则要对历史有一些距离感,甚至要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才有可能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里再次对《红太阳是如何升起的》这本书跪拜)
转述不行,口述不行,回忆录不行。那我们该看什么呢?其实,真正的历史研究者,一般会看几种材料,比如说地方志,起居录等等。这些材料几乎就是一本流水账,然而却是最公正客观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明朝那些事儿》依然在畅销书榜排行前列呢?因为当年明月写这本书前,是读完过《明实录》的。《明实录》是明代官修史书,一千多万字。据当年明月本人的说法,全国看完这套书的人,活着的不超过十个。所以说,他写出了的东西真实性上就有很大保证。在这种真实性的基础上,文学性又非常好(我本人是从他博客开始追起的,那时这套书还没出版,没有编辑润笔的可能性),于是乎这套书不想火也难。另外还比如茅海建先生写的《崩溃的天朝》,里面罗列了大量的数据,都是根据像地方志或者一些政府公文里面的内容后,再根据其他资料整理推测出来的。这本书就读起来就让人非常信服。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作为一个票友去读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读?说来无非一条,读靠谱的作者写得靠谱的书,并且多多找一些不同观点作者的书,再来进行对照比较。按照佛教中观学的讲法,就是要把所有非空的事情都否定掉,得到的就是最接近空的东西,这里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这大概也就解释了,历史学者往往也都是读书大家吧。这大概是我最不知道该如何提笔的一篇读后感,原因在于抗战史在当下的外交气氛中可以算得上是显学中的显学,用一句浩如烟海来形容研究抗张的书籍和文章亦不为过。以我这么一个票友的水平来写一篇抗战书籍的读后感,多少会觉得不自量力。所以这里针对具体的这本书就不多做评述,只是想提一句,如果大家真的想看一些读起来比较轻松的抗战史书籍,魏风华的这套《抗日战争的细节》还是非常推荐的。目前这套书还只出到第三本,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第一本写的最好,然后,一本不如一本。但这并不是作者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淞沪会战时由于战争刚刚爆发,各种记录和报道都比较多,因此很多事迹都被记录了下来。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后,战场上亮点少了很多,也就导致大量战役战斗的描写读起来犹如战后各级军事长官给上峰所写的汇报。大量的部队番号和地名掺在里面,可读性也就少了很多。当然,也有过偏重于文学性,而忽略了历史严肃性的书籍。比如我前年读的那套关河五十州写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套书应该是有五本,除了第一本写918事变和29军历史的那段可以看看之外,其他的地方由于过分强调文学性,反而冲淡了本该有的严谨,这也导致整套书硬伤比较多,春秋笔法比比皆是。所以,这里就不建议各位找来看了。再多说一句,就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抗战书籍来看,内容最多的除了前期的淞沪,就是后期的远征军。关于远征军历史推荐看看余戈先生的书,这是国内研究远征军历史的一流学者,而且属于用自己的脚去实地考察战场,然后写书的那一类学者。写出了的东西可靠严谨,而且文学性上非常不错。另外还有几个非常有名的写二战史/抗战史的作者,比如萨苏,俞天任,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前面啰啰嗦嗦写了很多,其实就想引出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票友去读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读?
还是以抗战为例,前面说过,因为这是显学中的显学,因此相关资料多如牛毛。而在这些多如牛毛的材料中,经常可以读出对于同一件事情完全相反的两种表述。其实从读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记得在看《史家高华》时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说,很多人都觉得历史是公正客观的,认为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就像自然科学一样,万古不变。但是由于读到的历史很多都是前人依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材料总结而成的东西。而由于这些材料是经过人为加工过的,所以即使再公正,哪怕是“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那样的,千古以来为人所称颂的史官所写下来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自身立场的影响,这并不是说史官不称职或者有偏见,而是说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后人读到前人写下来的带有某种误差的记录时,再把这些记录归纳整理变成自己的想法写成书给普罗大众看之后,就会在这种偏差上面增加了新的偏差。所以当同一个事件的材料经过多人之手归纳总计后,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表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就好比说写《国史大纲》的钱穆先生,根据梁文道的解读,其实钱先生生前的一些观点就广受历史学界的诟病。比如说他笔下的明朝,就有美化之嫌,这一点与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相似之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一种大汉族主义出来。然而,因为钱先生所处的时代,在经历了民国,抗战,内战,两岸分治这么多事情之后。先生对这一切心灰意冷,晚年在香港开班授业,于是乎,他所写的《国史大纲》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感在里面,而汉文化又是毫无疑问的中华正统文化,所以一个本来挺不堪的明朝在钱先生的书中就比真实的历史要美丽许多。
那么,既然历史经过越多人的手,就可能出现越大的偏差,是不是意味着经手最少的资料就是最可靠的呢?比如说很流行的口述历史,是不是就一定可靠呢?这到也不尽然,比如说早几年崔永元做的《我的抗战》的纪录片,就采访了很多抗战老兵,但是并不是说这些老兵说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更加可靠。首先,作为历史的一个参与者,作为当年的一个普通士兵,也不过是当年这些统帅下面的一个棋子罢了。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全局的了解。更何况过了这么多年,记忆衰退,身体衰弱,说出来的东西又不容易找到其他佐证,这样得到的材料,是不可以完全相信的。这就好比这些年网上经常争论的,国共两党抗战谁出力多谁出力少的问题,我曾经找台湾那边出的一些老兵口述历史看过,这些口述的历史明显很片面。当年仅仅是第九战区里面一个国军的排长,常年转战在湖广一带,怎么可以断定远在山西的共军是在消极抗战呢?另外一个原因,大家如果看过那部伟大的电影《十二怒汉》的话,应该会记得当八号陪审员先生在整理其中一个重要证人——住在楼下的老头说谎动机时,作为九号陪审员的老人家力证这这个老头是在说谎。为什么呢?因为老人家往往需要关注,作为一个常年无人问津的老人突然出现在摄像机镜头前面的时候,往往会因为需要被关注的心态,而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所以我看张学良晚年回忆录时,总觉得镜头前的少帅说起话来,吹牛的成分要更大一些。
好吧,既然经过他人之手加工过的历史和当事人口述的历史都有可能失真的话,那么应该读什么样的历史呢?读一些关键当事人的回忆录行不行?之前我也觉得这样的材料时最真实的,但是早年读完《吴法宪回忆录》时就觉得很奇怪,此人所写的内容距离他所经历的事情不过十几二十年时间,怎么读起来和之前看过的很多东西格格不入?不光是这本书,读唐德刚,黄仁宇一些写近代史的书,也有这个感觉,按理说这两位史学大家,又是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么也会出现许多偏差呢?后来读高华先生写的序文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他说,读历史的人需要像钱穆先生所说的那样“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而写历史的人则要对历史有一些距离感,甚至要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才有可能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里再次对《红太阳是如何升起的》这本书跪拜)
转述不行,口述不行,回忆录不行。那我们该看什么呢?其实,真正的历史研究者,一般会看几种材料,比如说地方志,起居录等等。这些材料几乎就是一本流水账,然而却是最公正客观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明朝那些事儿》依然在畅销书榜排行前列呢?因为当年明月写这本书前,是读完过《明实录》的。《明实录》是明代官修史书,一千多万字。据当年明月本人的说法,全国看完这套书的人,活着的不超过十个。所以说,他写出了的东西真实性上就有很大保证。在这种真实性的基础上,文学性又非常好(我本人是从他博客开始追起的,那时这套书还没出版,没有编辑润笔的可能性),于是乎这套书不想火也难。另外还比如茅海建先生写的《崩溃的天朝》,里面罗列了大量的数据,都是根据像地方志或者一些政府公文里面的内容后,再根据其他资料整理推测出来的。这本书就读起来就让人非常信服。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作为一个票友去读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读?说来无非一条,读靠谱的作者写得靠谱的书,并且多多找一些不同观点作者的书,再来进行对照比较。按照佛教中观学的讲法,就是要把所有非空的事情都否定掉,得到的就是最接近空的东西,这里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这大概也就解释了,历史学者往往也都是读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