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爱元宝读书笔记5:像创业一样创造个人的垄断优势
像创业一样创造个人的垄断优势
——读《从0到1》
《从0到1》作为一本畅销书,备受热捧,但评价两极分化。有意思的是,似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而其他一些与创业关系不大、或只是有意向创业的人却更倾向于这是一本“虚无”的书。由此可见,似乎有一种“共鸣”真的只会发生在有过共同经历的人们身上。
当然了,即使借助科技、政策的春风,创业的门口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低,然而创业依然是一件比较小众的事情。我上班之余在也开了一家淘宝小店,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创业——当然了,我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心力在上面。因此,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那些适合用在创造一家公司的理念,是否也适合用在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的塑造上?
是的,这不是一本“秘笈”类的工具书,虽然作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硅谷响负盛名,然而他并没有在书中手把手地向世人传授创业、创投的干货,更多的是对我们进行一些理念上的洗礼。这对于一些急于从中获得“依葫芦画瓢”教程的人而言,难免失望,但对于一开始就只是抱着“围观者”心态的我而言却获益良多。毕竟,很多时候理念要比行动还要来的重要——如果理念是错的,那么再多的行动都只会让你在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本书开篇,作者就给了我一个当头棒喝“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上,我都努力融入大家,团结大家,不希望自己显得像个异类。我努力了这么多年,努力变得和大家的想法一致,努力靠近大家所认可的价值观,从来就没想过要和其他人不一样。如今,作者却向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除了语塞之外,还一度脑塞。我深深地明白到,要回答好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智慧,而且还需要勇气。但很不幸,接受了这么多年“模子”教育的我,最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在接下来的阅读里,我不断出现这种被“电击”的时刻,我不停地拿出笔来划线,虽然每一次都只是些简短的句子,但每一句似乎都足以让我陷入沉思。所以,虽然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内容简单流畅,但我却相对读了很久。
其实,在第二章里作者就对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些创业领域的信条提出了质疑,并说这些法则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这些对立面包括:
1、 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 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3、 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 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整本书看下来,作者彼得也主要围绕这几点进行了论述。当然了,他也提醒读者“但这并非意味着那些教条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就算你有心逃脱,大众洪流也会裹挟着你向前。相反,要问自己:你对企业的认识有多少是基于对以往过错的错误反应形成的?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回归到以上四大建议本身,每一条都带给了我新的思考和启发。其中对我思想冲击最大的是作者在往后的章节中对“竞争”的阐述。为什么“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对此作者有很多很精彩的见解,摘录如下:
竞争生态系统把人变得冷酷无情,甚至剥夺了人的生命。
在所有人类冲突的戏码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竞争是一场高成本的买卖。竞争是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
胜利肯定比失败好,但是如果这场战役不值得打,那每个参与者就都是输家。
竞争使人出现幻觉,徒劳去抓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除了给人幻觉外,竞争还让人分心。
如果你能看出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充满破坏力,那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
在作者看来,竞争只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它无法实现从0到1的质变。那么如果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人,竞争是否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呢?
从小到大,我们在学习上争名次,在工作中争升职,无一不是将自己至于一个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而每一次的竞争都更像是一场汗水与投入时间的肉搏战,你背了100个单词,他就背150个;他加班到晚上10点,你就加班到凌晨……我们似乎总在我们没有多大优势的领域,拼尽全力去与人竞争。结果因人而异,但不管输赢,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身心疲倦,而且把自己绷得一刻都不敢放松。
更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也在不遗余力地将我们“同质化”。把我们打造成具有相同智力,甚至是相同志趣、相同价值观的人,最后又将我们这些“同质化”的大多数置身于相同的传统职场中继续竞争。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竞争”所带来的“恶果”感同身受,并开始对“竞争”本身的 “性价比”进行考量。而作者对此提出的建议是创立垄断型的企业,因为“垄断者除了想着赚钱外还有余力想其他事情,而非垄断者就不行。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想要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争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而我们衡量一个企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从来就不可能从短期的成败论英雄。
除此之外,垄断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一般都具有“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的特点,这往往也是它们能够长期获取高额利润的原因。这些因素套在个人身上,其实同样有其适用性。首先关于“特色”一说,我想在如今的年代,大抵不会没有人再质疑它对个人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如果个人想要获取“垄断利润”的话,必须要在某些领域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这让我想起了近一两年开始流行的“长板理论”——我们无需面面俱到,也无需在已经僧多粥少的领域去分一杯残羹,只要找到自己的一个细分优势,切入,并努力做到极致,往往就已经能够获得大部分人望尘莫及的成功。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暂且叫他L吧。那会我就读的是市里最好的一所重点高中,每个人都卯足了劲要拼名牌大学,但L比较特殊,他并不是考进来的,而是他父母通过一些关系给学校交了赞助费进来的。L的成绩不要说在我们重点中学,就算是放到一所普通中学也算是后段班。于是到了高二的时候,他父母和他都深感就这样和大家硬拼成绩肯定很难考上一所像样一点的大学,于是他们另辟蹊径,让原本有一些绘画基础的L去重新学习,希望通过艺术生的方式考上大学。那时候,白天上课的时候L都基本是在睡觉,因为每天晚上他都要去学习画画,要练习画画,而当时在另外几位美术生眼里他的水平并不突出。但在学习画画这件事情上他却卯足了劲,异常刻苦——因为这可能是他上大学的唯一希望。就这样两年下来后,他考上了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这对于我们这群只知道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大厦大等高等综合院校的人来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中国美术学院是一个什么概念,高考之后大家只在讨论着谁过了重点线,谁去了有名的名牌大学,对于L,大家都不以为然。一晃十年过去了,期间偶尔听到有同学说L去法国留学了,然后大家又轻描淡写地来一句“毕竟他家里本身就有钱嘛,留个学也似乎没什么。”,然后继续不以为然。直到那天回校参加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我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炸开了锅似得谈论着L。因为当年班上的那些尖子生很多撑死了也就当上了公务员(虽然已经很让人艳羡),但L却不一样,他不仅在几年前以当年唯一中国学生的身份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而如今更是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以青年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国内与国际艺术界,先后在巴黎和柏林、加拿大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在国际艺术圈子里也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一次的十周年纪念活动他也出席了,因为当时他正受邀回国准备一个个展。无疑L的成功是我们从前无法想象的,而他走过的路也是我们从未想过的。
我不是想借此抨击国内的教育制度,正如作者所提到的,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教育问题。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也一直相信凡事都是辩证统一的,既然有坏的一面,那当然也就会有好的一面。我们换个角度想,当教育体制将大部分人都“同质化”并置身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时,如果,如果你稍稍动一下脑筋,是不是就相对容易找到一个没有竞争或者竞争并不激烈的“新兴市场”?在那样一个“市场”里只要你稍加努力,是不是就会比较容易出人头地?
当然了,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只是努力方向很多时候比努力本身更为重要。所以,要想实现个人从0到1的价值,首先我们就要找到对的方向,以便实现自己的“垄断优势”。
谢谢支持
是啊,之前的帖子了~~没事,谢谢你的支持啊,这暖暖的心意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