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留给你们的不再只是背影——《目送》
第一次读龙应台的作品的时候,想当然的认为,作者就是男的。男性化的名字,大气犀利的笔锋,实在想不到这华人一支笔竟是同性别之人,最初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第一反应大约就是谣言。直到后来读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笃定龙应台就应该是女人。
生活的碎片,衔接的文字,细枝末节的描述着生活的琐碎与繁复,总有微小的场景触动你内心,或温暖,或伤怀,或喜悦,或悲伤。
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家中事故,教养于祖父母膝下。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屈指可数,印象最深的大约就是母亲每次离开时的背影。母亲每次回家,我便会格外的粘她,每每到临近离别的时候,总会拉着母亲不依不饶的不准她离开。很多次都是祖母拉着我,我哭喊着不让母亲走,母亲一边用话哄着一边自己就红了眼眶。在我止不住的哭闹之中,只有母亲匆匆离去的背影,以及偶尔抬手擦拭眼角的动作,背影显得匆忙而狼狈。后来,母亲会选择我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离去,等我回到家看着叠好的被子,打扫干净的房间,以及夜幕下迟迟未见的归人,潜意识里知道母亲可能不告而别了,但还是会安慰自己也可能过两天就回来了,最初的几天放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母亲住过的房间是否有“人”的痕迹,总是要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上几晚。
母亲生性话少,年轻的时候性格略微孤僻,不喜言谈交际。祖母总会觉得母亲不够喜欢我,母亲在外对我一言一行也的确严厉教导,很少和颜悦色。但我知道母亲是爱我的,每每到了晚上,母亲会跟我说各种不同的童话故事直到我入睡,在我还尚未识字习文的时候,就已经听完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了。从幼稚园到小学,我都是班上最能说故事的人,有时候老师都很惊讶我怎么能知道那么多故事。大约是很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每个夜晚,以至于珍惜到她说的每句话我都会记在心中。夜半的时候迷迷糊糊中总能感觉到母亲为我掖被角。我偶尔说一样爱吃的零食,她总会记在心上,逛超市的时候恨不得全部帮我买下。直到现在我们一起逛超市,她都会拉着问我这个喜欢吃吗?那个喜欢吗?有时候我会不耐烦的说:妈妈这是小孩子才吃的。妈妈总会尴尬的放下说:我记得你以前最爱吃这个了。那你现在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牌子的酸奶?什么口味的蛋糕?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表达爱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我一直庆幸这些年来,我总是细心的发现母亲细心的爱。没有在祖母的所谓母亲不够爱我的“淳淳教导”之下,真的觉得母亲不爱我。
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独自远行。一开始自己也曾有过摇摆不定,母亲告诉我说: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做主,我们只能给你意见,决定需要自己做,因为后果只能你自己承担。远行的那天雨下的特别大,我抱了抱母亲说:妈妈,再见。母亲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看着我的目光让我不敢直视。只余下雨幕中我匆匆上车离去的背影。透过车窗看着母亲就在雨幕之下看着汽车缓缓向前驶去而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
时间一下仿佛回到十多年前,那个望着母亲离开的背影而抽泣不止的小女孩渐渐与雨中模糊的身影开始重合。十多年间,被留下的小女生长大成人,肩负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背井离乡。十多年间,离开的青年妇女白了青丝,带着历经风霜的疲惫矗立在归途的十字路口,等待游人的归来。成年后游子的离家就如同孩提时父母的出差,待回来时岁月都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渐渐的适应了陌生的城市,只是一个人的姑娘总是让人放心不下,母亲两三天就会打一个电话,饭菜吃的习惯吗?衣服穿的暖和吗?工作做的开心吗?遇见了合适的人吗?每次都会絮絮叨叨的说上半个小时,不厌其烦的询问与交代,仿佛说多了才会安心。南北的食宿差异甚大,我决定开始自己做饭,后来母亲的电话嘘寒问暖之后多了一项教我做菜。肉要怎么样炒才会嫩?鱼要怎么样做才能去腥?鸡汤怎么样才入味?记得有一次我说这边的辣椒没有家里的辣,母亲说我给你寄家里的。我说这边的肉和家里的不一样,母亲说我给你寄家里买的肉。我笑着说那您还不如给我寄一头猪,母亲立马说好啊!快递可以吗?不久收到了家中寄来的包裹,拆开里面全部是做好的鱼和肉,方便贮藏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吃。母亲说:你快点吃完我再给你寄。有时候,父母关心你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背影》里面有一句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二十二年前,一本红色证书,让她成为了一位妻子;二十年前,一声啼哭,让她成为了一位母亲。妈妈,节日快乐!愿我每次回家重逢的喜悦都能冲淡我转身离去留给你背影的凄凉,愿我此生留给你们的不再只是背影。
(写在母亲节,因为家中无网络,所以今天才发表。愿天下母亲每天都快乐)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