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我的读书笔记—5月

来自21天变财女・290篇帖子・2404人参与

发帖
木子风_1

《晚晴有个曾国藩》读书笔记

木子风_1
木子风_1 木子风_1 2016-05-09 22:01 阅读(1073)

        曾经试着读《曾国藩的家书》,终因其文字晦涩而放弃了,但是犹记得序言里提到的一件事: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我想一探原因。
        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感觉,拖了些天才来写这篇笔记。


        概括下其主要经历:
1. 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城南百二十里之白杨坪村;
2. 5岁开始读书,经各种考试,分别中“秀才”——“举人”——“贡士”——“同进士”,28岁毕业;
3. 28岁毕业后,由“庶吉士”(官名)做起,至38岁,十年间,仕途一帆风顺,连升七级,从“七品”一直升至“正二品”;
4. 43岁奉咸丰皇帝命到长沙与湖南巡抚办团练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弃文从武,开始带兵打仗,历经11年的战争,最终打败太平天国;
5. 55岁,建“江南制造总局”,带国人学习洋务以图自救;
6. 60岁,奉清政府命前往天津处理“天津教案”这一注定劳心费力又各处不讨好的事件,之前英明尽失,由“直隶总督”降为“两江总督”;
7. 62岁,中风离世。

        几处感触颇深的地方:
1. 曾国藩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内容概括有:主静(心如止水,心无旁骛);每日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该读的书未读完,绝不看别的);读史;谨言;修身养性;节食保身;日知其所亡(每日写读后感);每月作诗几首;每日练字;夜不出门。看到这里我想说,额,很荣幸有与其类似的修身计划,如:练字,读书,写读书笔记等,小她里的财蜜们也大多有自己的修身计划。走在修炼的路上,也有小小的乐趣,但更多的其实是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还好让我看见了一个通过这种修炼在学问和人格上都精进的人,让我们觉得不孤单且有大用处;


2. 乱世从军。这个典型的读书人,热爱诗书,喜欢做学问,敢于直言进谏令人觉的其是个倔强的较真的人,修身养性让自己更加踏实智慧地做事做人的人。被命去带兵做了十多年打仗杀人的事,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读书人带着一群读书人为主要将领的“弃笔从戎”的人马,去与太平天国抗争,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战争结束另外一场战争;
       其性格决定,带领的所有战役都是一种稳扎稳打,死磕到底的姿态,无甚奇兵可言,但是胜利却是老早就握在了手里,事件问题而已;
       一个受人推崇和尊敬的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各处与那些事不关己的官们要军队补给;
       一个心怀“人”与“仁”的人,无论是战争胜利还是失败,面对着到处的伤员和死者都无法开心;
      目睹着一个个曾经“仁义道德”的读书人,在距离死亡如此近的时候,都会丢弃原本的虚伪,只有鲜血淋淋的屠杀,令曾国藩深深的厌恶这战争;
      皇帝永远都是怕那个功高震主的人,即便曾国藩在战争结束后立即要求解散军队,低调再低调的行事,也依然未能全身而退;
综上,这场战争带给曾国藩的是“卓越的功勋,糟糕的身体和几近消极的人生看法”。


3. 曾国藩未自己构建的理想生活:“他应该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山数峰,田数倾,水一溪,瀑十丈,树千株,竹万个,主人斜书前卷,童子一人,琴一张,酒一瓮••••••
      令我不禁想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是的,我现在很向往一种比较富裕的生活,享受很多,但是这似乎仅仅是一个“过客”,我只希望经历过而已,心里的深处的那个理想生活依然是:有食够吃则以,有房能住而已,有人陪伴则以,有友相随则以,有书可读则以,家人健康则以•••••只是一定要生活在大自然里。


4. 处理“天津教案”。外国人的欺辱,清政府责任的推诿,国人的不敢和不甘相信清政府已经无药可救,让曾国藩成为整个事件的“背黑锅者”,之前英明尽失,偏又无力解救这个国家,无法阻挡这个时代的结束,怎么能不让其感觉“苍凉”?

      最终,仅以书中的一句话概括曾国藩:一个既波澜壮阔又无限苍凉的大人物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7)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0.4105401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