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1&2 读书笔记
为何读王阳明?
今年前四个月,在我所读书中,有三位作者强烈推荐了王阳明。
第一位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里提及王阳明,凑巧的是王阳明和余秋雨同是浙江余姚人。
余先生对王阳明十分敬仰,书中一段描述如下: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明史》说,整个明代,文臣用兵,没有谁能与他比肩。”
第二位是武志红,也就是小她里很火的《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看看下面一段武志红的对王阳明的描述: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太极端了些,但贬低个体的身体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规范,一直是我们文化的主旋律。或者说,是儒家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主旋律中,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是非凡的存在。王阳明知行合一,因他证到天理即人欲,“我”心即天理。他首先身心合一,他的身体不是父母、圣人、帝王或他人的奴隶,而是他自我的一部分,是身心灵共同体的一部分。他的心学没传播开,因忠孝两全才是咱们中华的传承,这个传承,制造着一批又一批的炮灰式的生命。”
第三位是小她四月治愈书单推荐的《此生未完成》,作者是身患绝症的于娟。
“我体会,只是求知,不容易影响态度;只有真正想触及行为,知识才能改变态度。知行合一,行是发动者。一直推崇王阳明,此次变故,阳明之学真正进入我心。所以用“大变化”,是感觉因今夏之困,似正发生一个象龙场(王阳明)、塔楼(马丁-路德)悟道的破解,但还是刚刚开始,还是象梁漱溟说的朦朦胧胧。”
因为这三位作者,勾起了我对“心学”的好奇心,计划好好的读一读王阳明的科普。五月看完两本,《知行合一王阳明1》和《知行合一王阳明2》,作者都是度阴山。这两本书,是认识这位哲学大师的入门读物,从王阳明人生经历解读心学体系,适合我这样的小白看。书早就看完了,然而干货太多,不知道从哪开始写起,索性摘录书中的几个关键点,一方面和大家分享,一方面供自己复习。
一、王阳明成长经历和心学的诞生
明宪宗时期,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书香之家。父亲、祖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王华更是当朝状元。基因良好,王阳明早慧。十二岁时,上课的时候他向老师提问:“何谓第一等事?”也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明朝知识分子以通读朱熹理学,考八股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却不以为然,他给出的答案是: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少年王给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注定了王阳明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这个“经略四方”的理想,使得王不爱坐在课堂上乖乖读理学,他经常逃课,沉迷军事游戏,苦练骑射,遍览兵法。不料却被状元爸爸王华反对鄙视,他认为学理学考状元才是王氏子孙应该走的路,而爷爷王天叙却十分开明,他对王华说: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年轻时的王阳明也研读理学、学习佛理,三十岁通佛理,还喜爱道教养生,彷徨过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在为自己寻找成为圣贤的密码。曾一度想出家为僧,却又无法舍弃亲情。王阳明在宋朝会试时两次落第,别人见发榜嚎啕大哭,他却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王阳明心学初显的一个例子。
而真正心学的诞生是在贵州龙场。1508年因小人得势,王被贬至龙场,当年的贵州十分偏僻,生存环境恶劣。面对这样的环境,通过长时间默想,王发现,圣人是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环境的,他们只能适应环境。正如他自己,面对这样的龙场,刚来时想死的心都有,可现在,他还不是好好地活着?那么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努力适应了外部环境。这些想法在王的心中交织碰撞,他又重新审视朱熹的“格物致知”发现,去外面世界格真理并不能让他面对恶劣的环境。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学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心学的本质是承认人人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王阳明恢复官职之后,被朝廷派去江西赣州剿匪,心学一直是指引他的兵法策略。“攻心”帮助他平定宁王之乱,剿除南赣盗匪,军功显赫。而明朝皇帝昏聩,王阳明贡献力量却没有得到荣誉,没有在朝廷内有更高的位置。他的弟子问道:“老师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您的心里是否有不平?”王思考了很久,说出了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答案:“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的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后的荣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的答案。”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在剿匪成功之后,心学又有一次质的飞跃,提出“致良知”。良知与生俱来,就像你看见动物被杀会汗毛倒立,心有触动,良知便是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是正确,错误的就知道是错误,不可能有丝毫隐瞒。只要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的依循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它的运行原理就是,按照良知的本能指引去为人处世。
致良知听上去简单,真的如此神奇?王阳明的回答是坚决的肯定,“就是因为致良知如此简单,很多人不会太重视,走向歧路。实际上,我的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真不可以轻视。”人人都明白,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一件坏事在眼前,良知明明告诉你不要去做,可无数人还是违背了良知的教导。看似简单,其实艰难,知行不一。
二、心学核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是心学的精髓。怎么体会这四句话的含义呢,来听一个故事:
初春时节,到处郁郁葱葱,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在这生机盎然的天地间,为他的弟子们讲解心学。正津津有味时,一老农来求见。老农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想和他做一笔买卖。
老农说,最近家里财政状况堪忧,很多地方需要现金。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田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
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为止,那就成了小故事大道理道德版,所以必有下文。下文就是: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有弟子试探性地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
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如好好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出遗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该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
王阳明迷惑地看着该弟子。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哎哟”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悔。可语音未落,王阳明马上扼腕顿足,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众弟子茫然。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他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 众弟子恍然大悟。
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他听到关于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并产生懊悔之心时,就说明他的意动了,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么,这个“意”是对是错呢?他扼腕顿足,就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证明他想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的心是错心。那么,他是怎么知的呢?是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告诉他的!所以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他一知道错,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后,他如释重负,这就是四句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如今的人都把知行当两回事看,所以当产生了一个恶念后,虽未去做,也就不去禁止。我主张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明白,一有念头萌发就是行了。若产生了不善的念头,就把这不善的念头克去,并且需要完完全全地把它从胸中剔除。这就是我提‘知行合一’的主旨。”
三、对普通人的意义
我就是自己的上帝,俯首于自己的心,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是让自己的心不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牺牲品。这些都建立在良知的基础上,不是让人为所欲为。
七情是人心与生俱来的,需要用良知来清醒的认识他们,不要被它们控制。七情只是浮云不是太阳,谁如果在浮云上较真,不但傻还伤天害理。
王阳明对待愤怒的理论源泉:我们愤怒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一些东西。诸如身份,地位,名利,面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在心学是不值一提的,王阳明真正关注的是内心的良知,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其他一切外物时,就是一个旁观者。良知清醒时,你是一个自由人,然而很多人不曾拥有这种自由。原因正如王阳明所说,你经常去追求外在的声色货利,这些东西占据了你的头脑,遮蔽了你的良知,你就会做贼心虚,遇事马上恐惧起来。归根结底,我们之所以没有自由,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时刻致良知的缘故。
去心中贼难,对于私欲,王怎么看?
人人都喜欢追逐虚名,这是表现欲的极端。王说过:好表现的人必是自以为是的人。一个“好名”的人,非常喜欢和人争辩,而且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的。当他确认这一点时,那么他就会把自己当成君子,别人当成小人。久而久之,没有任何意见可以进来,良知就会被这种妄自尊大遮蔽,后果可想而知。“好名”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是一种生活。人生在世,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那该怎么治疗呢?王说“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真正的修行之道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当你认识到自己还有那么多弊病之后,还有多少时间去指责别人?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圣人所说的“静”不是让你的身体一动不动,而是从内心戒除恐惧。闲思杂虑,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寻求本源必会有发现。人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可能会想好的,也可能会想坏的。有的人会幻想自己发财,也有人会想自己会碰上倒霉事,这些思虑的背后,都是我们对名利的奢望和怕失去的担忧,它们都属于非分之想。我们一位正在对未来憧憬,实际上确实贪欲,我们一位正在勾勒一个伟大的人,实际上却是好名的私欲。这些真假难辨的闲思杂虑中,很容易让良知无法判断,最终会遮蔽良知。
王阳明强调心学一定要在事上练。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而王认为,工作即是修行,“用心”是修行的核心。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开了“事”,修行就毫无意义。
四、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心学所提倡的人人平等,做自己的主人,在封建专制的明清并不能够广泛的传播。但历史上很多位名人都是心学的门徒。清末林则徐,梁启超,康有为,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心学的推崇者。
可惜的是直至今日,中国推崇心学的也不算多,并没有成为显学。
相比之下,日本人和中国人对待心学的态度不可同日而语。明治维新的几位核心干将都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家和实干家。为什么心学的力量在中国没有展现?也许日本心学大师高濑五次郎的话是一个不错的回答:“大凡阳明学含有二元素,一曰事业的,二曰枯禅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
到现代日本,著名的京都陶瓷创始人也是心学的信徒。他把西乡隆盛的心学笔记《南洲翁遗训》放在床头:“时时翻阅,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稻盛和夫提出这样一个经营管理的哲学观:作为人,何谓正确?
这两本心学入门我很喜欢,唯物主义是我从小学到大的,教科书严肃的批评唯心,并不能打消我对唯心的兴趣, 很喜欢“心”的灵动,正因为“心”才会有社会,有想法,有性格。 “心”不是条条都是定理的“物”可相比的。心学的核心“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
还没有读过他的书,学习了!
终于写完了 哈哈
我真心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 没有读过他的
值得一看的
您读的已经很多了
中国当下浮躁的心态却是需要心学这样的理论来做指引的,但就你的读书笔记来看,王阳明心学过于理想化,想让它被大众接受,恐怕后人要在它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接地气的东西,才能让它变成春雨,遍撒人间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之前刚读完
嗯~度阴山这俩本写的已经相当商业化了,尽管我个人猜”商业化“是编辑的建议。得让书好卖嘛。
我又搜索看了看这本书的宣传语,比如:为你破解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把王阳明的战功都归因于心学。如果王小时候没有通读兵法,仅靠心学就能打这么多胜仗?!我觉得很雷。
目前大众流行的还是“成功几大法则” 这类书,哲学想成为畅销书,可能性小。
我觉得心学有意思,想再看看大学问和传习录的原著注解
我是很多年前看《明朝那些事儿》,书里把王阳明写得特别厉害,我就找了一些跟他相关的书看。确实挺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