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带来的思考。(上)
自从安心出生,一种为人母亲的责任感空前强烈,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不是奋发向上,斗志昂扬,而是深程度的焦虑担忧。焦虑小家庭的收入落于人后,涨幅跑不过通货膨胀,给不了孩子和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担忧产后三年的带娃期影响职业发展,视野和交际圈变得更加狭窄。十个多月的忧思,甚至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因为担心长期下去会引发更多的负面效应,所以想了种种办法,通过心理暗示,自我疏导,以及疯狂的购物,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囤积物品来缓解压力。然并卵,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来到小她圈以后,看到很多身家百万,财务自由的目标贴,在钦佩财蜜之余,却产生了一个深深的疑惑:普通工薪阶层,双方老人不能提供太多支持的我们。困于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在带娃,家务和工作的缝隙中挣扎的我们,资产基数低,性格原因不善于销售,没有更多开源路径的我们,是否财务自由对于我们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都说理财的根本是开源截流。就我个人情况而言:出生,生活在小城市,并没有太多的机遇,工资水平普遍不高。产后,为了完整陪伴孩子生命中的前三年,宁愿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家和宝贝身上。毕竟,属于我和安心亲密无间的时间只有这三年。家务方面,自从结婚,就已经默认设置,变成妻子一个人的义务。至于截流方面,自嘲一句,二三十岁的年纪,谁不想享受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理财,似乎都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直到看了《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似乎黑暗中出现一丝光亮。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在牛角尖里挣扎的也没那么痛苦了。
1
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数量真的非常有限,只是一般人习惯于囤积而不是舍弃。(给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总好过用廉价品堆满屋子)
2
所有包包鞋子衣服整齐排列,需要搭配的时候一目了然。(购物前瞄一眼衣柜,避免重复消费)
3
没用过并且不喜欢的礼物,请坚决地处理掉。(转赠,丢弃都可以,连同那一个人和那段回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善待珍惜此时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和物)
4
扔的时候需要犹豫,其实已经代表着心里不喜欢。(好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正视内心的真实感受,来点美味的鸡大腿)
5
不管自己多么热爱空无一物的家,家人的理解是整理行动的基础。(扔扔扔不是最终目的,在整理的过程中清点过去,和自己告别)
6
把扔不掉的东西移作他用(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会有神奇的发现)
7
一物多用。(你会发现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8
物品也好,男人也好,离别的时候要干脆。(我的痛苦根源就在于爱跟自己较劲,矫情得要死。人啊,要与自己握手言和。)
9
喜欢的东西更要使用而不是囤积,物品本身就是拿来使用的,而不是为了成为堆积的垃圾。(生命中处处充满意外,最痛苦的是人死了,生前最爱的衣服还没穿过,心心念念想吃的东西却一口都没尝过)
未完待续,日后填坑。
-
-
-
-
安然失笑、安然失笑、引用 @ 缘来如此yj17 @ 缘来如此yj17 的话:现在宝宝两岁了,留在家给我妈带着,自己出来上班了,天天忙着就没那么想宝宝了。以前也曾想过宝宝的前三年是性格培养的好时期,一定要陪在他身边,结可能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吧,我家的情况也是,一直工作到生孩子前一个星期,出了月子就继续上班的。不过好在我的工作时间比较少,一周二十个小时。所以能兼顾工作和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