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容读书笔记】2016年6月——《呼兰河传》
萧红的《呼兰河传》,以优美的文字,用回忆的方式记述了作者幼年曾经生活的一个封闭的、落后的、与外界几近隔绝的小城的故事。小城的人,小城的事在作者的回忆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作者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玩伴,几乎天天与祖父在一起,祖孙二人或种地,或玩耍,或背诗,这样的生活似乎是作者幼年的全部。可是她家之外,还有另一种生活。粉坊的人任由屋顶采蘑菇的鞋子掉到正在漏粉的锅里,因为“那些粉我们是不吃的”而不肯及时捞出来;还有东二道街上的大坑,虽然坑了人、坑了车、坑了畜,也有人提议“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到各种方法,等事情过去了,却没有人愿意行动。卖麻花的小贩,为了招徕顾客,即使别人不买,即使别人的手脏乎乎的,也任由他们把所有的麻花摸个遍……呼兰河城的的人们看似过着平静的生活,事实却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冷酷无情、喜欢偷窥别人家的隐私,见不得别人好。
从小团圆媳妇的死让我们看清了那些无知的村民以及呼兰河那里曾经发生的好多悲催的故事。小团圆媳妇一个活生生的女孩子,来到婆家做童养媳,无端被婆婆毒打。”做婆婆的打了一只碗,也抓过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大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把一个狠心、冷酷、野蛮不讲理的婆婆的形象描述的栩栩如生。而呼兰河的村民们却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围观。他们没有人为小团圆媳妇说句话,更没有人阻拦,而是像参观盛会一样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去围观。
文章最后写冯歪嘴子(拉磨房的)虽然这个人有自身的生理缺陷,但为人诚实热情,勤劳能干,对媳妇知冷知热,对孩子疼爱有加。让人看后觉得是那个冷酷社会的一丝暖意。有时我(作者)没有开口要粘糕,冯歪嘴也会切俩片给我;他心疼妻子,他看见女人端一个大盆就说“你这是干什么,你让我来拿不好么!”看到她越来越瘦了,多吃几个鸡蛋,好好养养就身子好起来了;每逢出去帮工,帮人家红白喜事忙活,宁可自己不吃,也会揣几个馒头、肉丸子回家去拿给孩子吃……整个呼兰河城,只有“他家是快乐的”,先后有了两个儿子,当的他的女人在老二刚出生就死去后,别人等着看热闹呢,别人都觉的他要完了,可冯歪嘴子“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个世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份能力,他看看别人也是这么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因此他照常活在这个世上,尽着自己的责任,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孩子就是他的希望;在别人要看他孩子的不幸时,他仍是充满希望的。
整个小说语言通俗易懂,简短流畅,数十年前的一个小城的家家户户,各个人物,鲜活的跃然纸上……

我之前听完了 书还没有看 以后再看。 看完之后 觉得 一个人的视野和教育是多么重要 生活在现代真的很幸运
我上周六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下一个目标就是这本书了~
我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