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时代在进步——《呼兰河传》读后感
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一感觉是:还好没生活在那个时代!很庆幸,随着一代新人换旧人,时代在不断进步。很多陈旧的思想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改变,但是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总是在慢慢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萧红用一个孩子童真的眼光去写她小时候生活的小镇——呼兰河,呼兰河的街道、呼兰河野台子戏、呼兰河的庙会…还有,呼兰河的人们。小镇的景象通过一个孩子寂寞清澈的瞳孔,一点一点印在我的脑海里。
东二道街有个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时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就变成河了,时常掉进去各种动物或者过路的马车,人们也得小心翼翼从墙根那里绕过去。有人说要把两边院子的墙拆了好过路,有人说在墙根种上树,下雨了人可以攀着树过去,可是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把这大泥坑用土来填平。
为什么不填平呢?第一可以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让街道非常热闹,人们也有些得以消遣的谈资;第二买便宜的瘟猪肉吃的时候,可以说这猪是在泥坑里淹死的,吃瘟猪肉多不卫生,淹死的就没关系啦,价格又便宜。
一个泥坑,把呼兰河人们的麻木和自欺欺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胡家来了个12岁的团圆媳妇,一个高高的大大方方的长辫子女孩儿,院子里的人争相跑过去看,看完各种评论,说“太大方,不像个人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婆家就吃了三碗”,还有“长得太高”之类的,总之就是怎么都“不像个团圆媳妇”。于是婆家的人就想给她个下马威,稍有一点点不顺心就把团圆媳妇抓过来打一毒顿。“打猫,怕把猫打丢了;打狗,怕把狗打丢了;打猪,怕把猪掉斤肉;打鸡,怕鸡不下蛋。”,只能打团圆媳妇了,她又不能跑,又不能丢,又不会下蛋,打掉两斤肉也不要紧。院子里不分昼夜的响起团圆媳妇的哭声。
胡家终于把团圆媳妇打病了,小姑娘说梦话都想回家。婆家人认为团圆媳妇要“回家”就是阴间地狱在召唤她了,又是请跳大神又是请道人,花很多钱用各种偏方“治疗”团圆媳妇,终于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折磨死了。婆婆自始至终认为是自己命苦,无论多么虔诚花多少钱都留不住一个团圆媳妇,自认为一生没做过恶事,“面软、心慈,凡事都是自己吃亏”,也没让团圆媳妇受过气,“谁家的团圆媳妇不挨打呢!”
那些愚昧的人们啊,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可恨又可怜。
相比作者幼年生活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好了很多了。即使现在的老一辈思想依然有些守旧,依然不太懂得如何与子女温柔相处,但是随着信息的进步,他们也在一点一点接受新的思想。而我们年轻一辈,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有着越来越宽广的眼界,必定会形成更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我们的子女,能在我辈的陪伴和培育下,有一片更高远更辽阔的天空。
-
我不是紫鸢我不是紫鸢引用 @ 漫染 @ 漫染 的话:我看过这个书,但是说实话看了也不是很懂,反正就是要溢出来的孤独感?…我也感受不了太深,感觉就是在描写作者自己幼年生活的小镇子。这种寂寞的心态是作者本身自己带的吧,因为她自己寂寞,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字里行间就透着一种寂寞感。
-
我不是紫鸢我不是紫鸢引用 @ gftyhfdrnbx @ gftyhfdrnbx 的话:以前不觉得,后来看这些所谓的乡村著作,女性物化的倾向十分严重。幸好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是啊,对比之前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