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读精进 |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越来越不喜欢看微信里的文章,虽然自己还在产出微信文章,但这是餐后小吃,不是主食大菜,书籍,尤其是历经岁月淘沙余留下的经典书籍,内容深邃而丰富,值得慢慢细读。我倒是经常从微信号里获得些实用主义的方法,然而大道之论必不是我辈可以锤炼出来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回归到书香与墨香中求得吧。
关于本书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精进》这本书是知乎大牛采铜的最新力作,从七个关键词入手,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考、努力、成功,逐一解释,深入阐述。这本书无疑值得慢读,每个话题都可以写很多内容出来。
第一篇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1
测测你的时间观:你更看重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如果说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易碎的三观,斯坦福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把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套用进去,称为“时间观”。画五个脸谱人物给大家看看:
第一类人是积极过去视角:他们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
第二种人是消极过去视角:他们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与第一种人相比他们都看重过去,但过去给他们带来的确实伤害和悲观。
第三种人是享乐主义视角:他们及时行乐,认为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
第四种人是以宿命论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人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
我自己应该是第五种人为主,兼有第三种。津巴多教授认为这五种视角都有各自缺点和局限,应该混合和折中,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少采纳另外两种视角,并根据现实场景去切换,比如工作多采取未来视角,而生活则要多些享乐主义视角。
2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的冲突?
为什么国家会把五年作为一个目标阶段,制定出一五规划,……到现在的十三五规划?五年为期制定计划,到底有什么秘密吗?五年这个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比如书里提到的学业、工作、恋爱婚姻多以五年为一个质变发生的节点。我自己就是例子,上学6年,上班4年,恋爱结婚才2年,但再过三年,一定是我们步入事业上升期和家庭稳定期,而不是当下的万事起步的状态了。
所以,我说,五年是目力刚刚可以到达的最远的地方,它基于现在而发展,却又不会完全局限在当下的限制里;它足够远,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你可以预见未来五年职场的发展,可以期待和爱人结婚生子,能把一个兴趣点发展到骨灰级水平。
五年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我们做计划为什么要用远期未来为限,这是因为在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况的方式去思考“要不要做”和“为何而做”。而近期未来(near future)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做”。当聚焦实现目标的价值和意义时,一定会忽视可行性;反之亦然。简单来说,远期未来让我们不会因为目标达成是否容易而影响对做某件事价值的评估。
我是从去年开始规划自己的五年计划的,从2016年-2020年,我期待自己穿越职场的瓶颈期、成长为一个不断进取着的中层管理者;我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婚姻生活中汲取生命的养分;我希望实现初级的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日常基础开销;我希望在工作之余,专注一两项爱好,发展为专长,比如写作。
这些目标是那种我垫垫脚、努努力可以够到的梦想,有难度、有挑战,却不会让我忧惧,而是跃跃欲试,我认为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五年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和实现可行性,拆分几个步骤,分配到每年的规划中,就是近期未来(1-2年)规划里的框架。
3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沙子: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判断一件事值得做?你的标准是什么?对现在更有利,还是对未来更有益?采铜从两个维度上来阐述。
第一,收益值。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大小,包括心智、情感、身体、物质多个层面。
第二,收益半衰期。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评估一件事对人影响的持久性。
2*2得到二维里四个象限,分别是: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游戏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读懂一本哲学书籍、练一小时书法
低收益值、低半衰期事件:漫无目的的刷微博、朋友圈,用社交软件窥探别人隐私……
短半衰期沙坑:一次次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间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缺少积累性,而长半衰期事件的效益可以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
4
“慢”与“快”的自由切换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作者认为时间管理只是让我们更精细、更严苛的分割生命时间,却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只是让自己更快赶上外部环境的快,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我倒认为,真正的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也不是任务,而是节奏。这是在阅读《精力管理》和《吃掉那只青蛙》这两本书之后,我体悟到的一条原则。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像机械一样一直以相同频率去消耗精力。而要学会把精力、任务和时间进行匹配。
这点与本书作者采铜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也认为,平衡的时间观应该是快工作和慢生活相结合的有机穿插进行。作者提供了一些”快做“和”慢做“的实例: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我总结一句话就是:思考、判断和高质量的精神情感交流值得多倾斜一些时间,单纯执行和事务性工作要通过熟练掌握快速完成、外包出去或者干脆舍弃不做来减少时间消耗。
除了“快”与“慢”的穿插,我们还要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比如休闲娱乐,被动式的坐在沙发里看着电视、吃着零食、刷着朋友圈,这种couch potato的被动休闲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带来的满足感。当我们倾情投入到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这种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使用时间的深度和质量。
思考
thinking
好多朋友给我推荐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时间心理学》这本书目前没有电子付费版,纸质版也一直断货中,唯有去图书馆碰碰运气。该书被盛赞为论述时间管理之道,而非小技。
采铜大神的这章明显受到津巴多教授的影响,从”平衡的时间观“下手,展现时间在每个人心中其实不尽相同。唯有平衡才是最佳状态,严格自律中有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快慢得怡背后却是巧妙运用时间的大智慧。
另外,判断做事优先级时,引入”收益值与收益半衰期“这组四象限概念比”紧急-重要“四象限更加关注收益在时间维度的累积效应。
下一篇,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