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菇凉的读书笔记-《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他是一朵深陷泥沼却永远向着太阳的向日葵。
初识梵高,大概是读书时候做的阅读理解以及美术书上的向日葵的图片,跑去搜索了解,一直还停留在梵高的星空和向日葵有种很难捉摸的感觉,梵高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割掉了自己耳朵,梵高为了结束对提奥满满地愧疚在麦田地里开枪结束了生命。这一些看来,近乎疯狂很难被人理解,这本书娓娓道来的似乎让我对梵高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森特梵高的出生是在夭折的哥哥次年的同日,为了悼念逝去的哥哥而得到了同样的名字,但是父母对逝去哥哥的疼爱和喜悦却没有转嫁到新生的梵高身上,每每生日也便是哥哥的忌日,小时候不懂,偶然一次生日尾随母亲来到了一块坟地,墓碑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对于小梵高来说莫名打击,他自己究竟是谁?后来,父母告诉了他这一切,然后,“自己是个替代品”这个思想满满印进了梵高的脑袋里,也或许是之后他最终悲剧的根源。
得不到父母无私的爱,还好他有自己的弟弟提奥,梵高排斥自己的所有弟弟妹妹,除了提奥,这个弟弟陪伴支持资助了他的一生,他和提奥的兄弟之情,在现在看来真的是很难能可贵。我想,梵高的创作来源于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但是,没有提奥,梵高的一切或将全部为零,也不会有现世的所有遗作。
梵高的父母是牧师,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等熟人尊重的职业,一心想让梵高也继续读书进神学院,然后当牧师传授神的旨意,一开始,梵高也接受,去了学校学习,他的古怪性格和思维让老师无法忍受,最终在亲戚疏通下,分配到一个矿区做实习传道士。矿区的人们过着简单的生活:工作吃饭晒太阳,没有过多的上层人士之间的惺惺作态,没有富人之间的攀比,所以,他们也不屑于听所谓神的旨意,他们只问:如果神可以庇佑他们,那么为什么它们每天还在辛苦劳作?换作别的传道士,忍完就走了,而梵高并没有,他选择了和矿工们同吃同住去了解理解他们,矿工们从排斥到接受并和他热络起来。在这里,梵高理解了一个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地方,让他们如何去接受神的庇佑这种虚化?“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在任何时间段都是有可参考性的。
梵高并不是家庭出身很差的人,按我们现在来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小康富足之家,而或许从他开始从提笔作画的一刻起,他便无法像世俗眼中的翩翩少年走向既定的人生辉煌,作画陪伴了他一生,作画或也残害了他一生。因为作画,他找到自己情绪抒发的喷泄口;也因为作画,他一直受资助于提奥,带着一生的愧疚。梵高的画从最初的随性而为,到后期在画廊的学习,和高更的学习,和各派画风的切磋,到最后的色彩艳丽却又包含意味,无论哪个阶段,他的画作似乎就是不被人所接受,甚至于提奥为了推荐梵高的画而导致差点事业,这些打击不断摧残蹂躏着他。而我们知道的是,现世梵高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收藏,他之前住的精神病院和阿尔勒都是游人如织的地方。不禁让我们反思,艺术家的身后名究竟是喜是哀呢??
梵高的2次过激行为,第一次是割掉了自己的左耳,这个以前误以为是爱情因素,其实,是在和高更一起同处一个屋檐下不断累积的矛盾而出现的自残行为,第二次就是在麦田地里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纵观这2次行为,以及他其他的行为,我觉得对他最大的伤害语言暴力,这是现在社会人们仍忽视的一个问题,不是梵高玻璃心,“你每天只做画,却卖不出去钱”“你已经30岁了还要依靠弟弟的资助”‘我是提奥除了乔安娜和孩子,他的最沉重负担’,这些语言伤害不断来自他爱的人:父母,妹妹。弟媳,凯西表姐,西恩,玛格丽特,酒精和咖啡的作用,这一切让他精神崩溃进入精神病院,让他在噩梦连连的岁月里最重选择了自杀。语言暴力或是我们应该慢慢去了解重视的,不是鼓励玻璃心,而是希望世界有更多善意鼓励的话。
梵高有他的偏执,有他的热爱,而我喜欢他色彩艳丽的画风。去过他之前居住的美丽的阿尔勒,那里有着夏日盛开的向日葵,去过他呆的圣米歇精神病院,如今已然荒废,门前有着在薰衣草地不断拍照的人们,去过为梵高精心建造的纪念馆,只是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小的屋子,而人们大多在挑选纪念品。上海去年的展览,没有真品全部为投影仪投射做的特效展出,依然吸引了不少膜拜者。身后留名的追捧,是对梵高一生追求艺术的认可。对一样事物的热爱,并不是一种浪费。
向梵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