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别人的期待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中,做过许多选择题,比如选择学文还是从理,报考热门专业还是遵循自己兴趣,留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到小城市安居,女人到三十是选择升职还是生娃等等,当然在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会给出他们不同的建议,而目前的自己恰好面临即将三十升职或是生娃的问题,父母希望我能早点生孩子,以家为重,领导及导师则劝我以事业为重,朋友对我说顺其自然,好好生活,面对不同的期许声,开始新一番自我思考。
《无声告白》封面上有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这句话可能戳中过很多人的内心,在当下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多数人都能够意识到别人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期望,有的人活成了“别人的期待”,有的人完全反抗了“别人的期待”,有的人在“别人的期待”里,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见过多次别人的婚礼,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诚然国内结婚成本高、传统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却保持单身,终究会引来异样的眼光,有的姑娘为了爱情走进婚姻,有的姑娘为了“钱”、“权”而选择结婚,有的姑娘为了摆脱舆论压力与“羞耻感”而结婚,身边有几位“大龄”、“未婚”、“女性”朋友,即大众意义上的“剩女”,他们作为独立的单身女性,在爱情来临之前,面临外界审视的眼光,他们有不同处理的方式。
似乎我们在追求外界普遍的认可上耗费了太多时光,外界强加给我们的欲望太过深刻,让人不曾怀疑,仿佛那就是我们自己原本希望的样子,一心顾着奔向那个心里认定的事物,可你是否曾想过“现在你想得到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比起真正的"我",我们似乎更愿意扮演那个“看上去的我”,比起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似乎更在意别人的认可与掌声,在社会期待的模板里,努力让自己适合溢美之词,成功的将自己塑造为“别人眼中的我”,而自己真实的模样变得越来越不清晰。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中曾说:“不要为过别人那样的生活耗费自己的时间。不要试图实现别人设定的目标,那是陷阱,不要让别人的见解淹没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勇气跟着自己的心和直觉走。”不管乔帮主性格如何,在遵循真实自己的路上,做成了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
我们无法决定别人期待什么,因为那是别人的事情,但选择如何对待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回到自己最开始的问题,父母建议我早点生孩子一个层面上是考虑到我年龄的增长关乎生育孩子的安全问题,另外回归家庭体验身为人母的温暖与快乐,另外一个层面体现出的期待--避免在别人问起时的尴尬。我能够理解父母的这种心理,我知道我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因为满足了一个会有另外一个接连不断,别人不能代替我生活,我想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前离开体制也是出于这样的本心,因为在我体验过体制内生活后,我确信这不是我想要的模样,所以跟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幸运的是我们的所长也是个开明之人,至于目前我还不想过早的回归到家庭,做一个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或者停下工作全身心的备孕,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我知道目前自己的重心不在“孩子”上,我也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即使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选择生娃,我也不会“甘心情愿”,目前想要给自己喜欢的事情多些时间,等时机成熟,或许我会转变目前的想法,心里拿定了主意后便选择了个时间给老张买了他最喜欢的茶叶,回家找老张他们谈,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父母,老张跟我说“我理解你,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是的,很庆幸老张同志是我的父亲,给予我不同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当然回馈给他的也不是中国式的孝顺。
或许在我们践行自己世界观的时候遇到N多问题,各种打击会使我们产生怀疑、彷徨、不安,需要我们重新鼓起勇气,而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会多一分坚定。记住不要放弃对“我”的思考,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倾听内心的声音更值得倾注心血。“活在别人的言语里是一种可悲,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是一种无奈,然而,选择怎样对待我们面前的一切却是一种智慧。”
这些应该都是每天的随笔写作吧? 好棒!
嗯,是啊,昨天因为有些事情耽搁了,这篇是补上昨天的,等晚上写今天的一篇
真佩服你们能写文的 我是没那能力
谢谢啦~会继续努力的~慢慢积累就有的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