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03019姐妹  21041帖子
发帖
小巫zzz

#小巫读书心得#如何选书

小巫zzz
小巫zzz 小巫zzz 2016-07-10 01:01 阅读(973)

好书,是那种让人读完之后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的书。

这说明,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某一方面的共鸣,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下面简单讲一下我确定书单的一些方法。


1. 世界名著

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是全世界文化的精髓,没有人可以质疑它们的价值。从世界名著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类书看。

我主要是对小说感兴趣,而名著的共通特点是心理描写很多,很精准。其实心理描写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然而文学大师并不会避讳,反而在此展示自己卓越的才能,这些心理描写通常会引发我们的共鸣,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很多哲学上的,道德上的思考,说不定会激发出深刻的见解。正是这些深刻而独到的眼光才成就了名著的地位。

今年我读的书,有三本感触颇深,分别是《罪与罚》,《罗生门》和《动物农场》。读书笔记我都写了,不过手机不方便附链接,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2. 获奖作品

正如前面所说,时间的沉淀,可以去掉糟粕,留下精华。然而很多好书还没来得及沉淀,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所以另外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从获奖作品里面找,最具权威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茅盾文学奖,日本的芥川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之前看的《温柔的叹息》的作者青山七惠就是芥川奖的获得者,芥川奖主要针对新人,笔法或许稍显稚嫩,但是绝对不容忽视,其中不乏或新奇或深刻的观点或情节。因为很多人创作的巅峰也就是处女作,这是每个作家最不可忽视的作品。

茅盾奖,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但常年由于“曲高和寡”而备受诟病。不过还是有很多大众熟知的作品,如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贾平凹《秦腔》等,我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自己查找一下。

前些年听《推拿》的作者毕飞宇老师的讲座时他曾说过,当年的茅盾奖莫言的《蛙》在评委间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否则不久后获得诺贝尔文学的莫言先生竟然在茅盾奖的评选中失利,这对中国文学界多少有些打击。

至于诺贝尔文学奖我想我也不必多说了,关注度越来越高,诺奖得主作品的销量也是爆发性增长的。

某些领域有一些特别的奖项,如科幻作品双奖:星云奖、雨果奖,同时获得双奖的作品有我们熟知的刘慈欣《三体》,我比较感兴趣的阿西莫夫《神们自己》,其他的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3. 媒体&论坛推荐

我比较关注的是BBC推荐书单和亚马逊编辑书单,豆瓣读书的评分也比较有参考价值。

另外可以关注一些文化类(准确来说是读书类吧)公众号,我比较喜欢的三个公众号分别是凤凰读书(专业),书单来了(有很多不错的书单,分类清晰),新京报书评周刊(观点独到,新颖)。

还要一个重要的推荐就是来源于身边的人,别人推荐书往往都是自己读过的,并且推荐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推荐理由,再去判断要不要读那本书。


4. 畅销作品

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很多人对畅销书都是比较抵触的,但是其中又不乏好的作品。

我个人的原则是,不具备现实意义的,具有明显导向的,还有鸡汤类的我一率不看。然而这三类书确实最容易成为畅销书的。下面的评判可能会伤到某些人的神经,我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反驳,因为这部分我评价的是我没读过的书,所以可能很多地方会有失公允。

不具备现实意义,准确来说是意义不够深刻,或者仅仅立足于现实——叫情怀类比较恰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电影火了一把,还没有电影之前,我看这本小说时跟熟识的男生谈起,我读起来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啊。男生说可能是我不懂男生的青春吧,男生还是很有共鸣的,这其中意有所指,我就不说明了…总之就算这本书能让我们忽然间有什么共鸣,看完后这些感情也消失了,并没有什么深意。如同电影,大家除了唏嘘同龄女生比男生成熟,感慨自己的青春,好像也没什么深思了。韩寒的《他的国》看完唯一的感觉就是心疼自己的钱包,或许我在情怀这方面比较迟钝吧,对这类书总是不感冒。

具有明显导向的,其实重点依然不是书,去年一夜之间火遍网络的《穹顶之下》,当时我也是在一个同学的强烈推荐下看的视频,开头遍让我不舒服,纪录片的风格,却是这样温馨的开头,柴静有意无意把自己孩子的疾病归结于雾霾,一开始的情感抒发具有强烈的导向性。我对视频中列的数据并没有多大感觉,因为我还没有敏感到能够分辨真假。只是觉得雾霾这么复杂的问题柴静归结的过于简单,以前也选过环境类的选修课,大概了解雾霾与天气,城市施工范围,焚烧麦秸等诸多因素有关,而《穹顶之下》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中石油中石化,过于偏激,不是纪录片的风格。后来各种分析贴也印证了这个想法,很多数据都有问题,有些真相也被曲解或篡改。总之这些具有明显导向性的东西我是排斥的,还有一些号召啊活动啊也都觉得怪怪的,比如《不抱怨的世界》那个紫手环…

这一部分可能写的有点长了,因为这是我们最难分辨的地方。至于鸡汤类的我就不多说了,看的时候觉得有什么东西闪动,然而什么都没有。欢乐颂里面安迪对成功学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逻辑不通,漏洞百出,没什么借鉴意义。


高中的时候我曾送过同学一本《小和尚的白粥馆》,是一个叫释戒嗔的小和尚用通俗的语言写佛教里的故事,借此启发读者,散播正能量。这些年我一直想把这本书要回来,可惜碰了钉子,不知道同学是因为喜欢这本书还是什么原因,总之后来我送过别人书了。送书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过程——别人不看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自己没看过这本书罪名就更大了,把不知道的价值观加在别人身上。


5. 自己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有人偏爱日本文学,有人更喜欢古欧洲的故事,有人喜欢悬疑推理,有人喜欢言情小说…

我对武侠小说痴迷过很长时间,金古梁温有名的作品看了百分之七八十,我不评价这些小说的好坏,只是个人喜欢武侠里的快意江湖,英雄儿女,对它们的文学价值要求也并没有其他书严苛了。

但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一两个领域按自己的喜好看书,其他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的原则,不然自己看书完全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一个人看什么书决定了他是个怎样的人,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是时间长了我们读的书自然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的气质和思想,所以挑书马虎不得。


6. 沧海遗珠

最近看到亚马逊kindle推送的一篇有意思的文章,题目是“他们真是想尽办法没让你看成这些好书”,就是一些书的标题取得太烂,让人错过了好的内容。

有些书虽然不满足你的所有标准,甚至让你排斥,说不定那是你还没发掘的一本好书…


来自她理财 iOS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9)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0.49028491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