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nan】film002-《蜗居》小人物的财富选择
【nannan】film001-《大宅门》教你怎么当好一个家
我看的电视剧电影不多,这段时间可以多看些好剧,我一直觉得经典好剧对增加人生阅历颇多好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好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会把经典呈现得更生动,虽然比读书费时,却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想写写的是第N次观看的《蜗居》。这剧当年的热度绝对是TOP1的,小三、婚外情、上漂、买房……这些关键词无论在哪个时点,都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我第一次看还是大学时期,懵懵懂懂的哪里知道生活的艰难和不易,直到自己也成了北漂,蜗居在合租的房子里,天天踏着晨光在地铁站门口排着的长队里匆匆前行,在拥挤的地铁上常常会被莫名其妙的推到另外一个陌生人怀里,夏天的汗渍裹挟着车厢里一阵阵冷气,每一分钟都在忍耐和煎熬中度过。我才知道,大城市里的一套写了自己名字的房子才算扎下根来,否则你月入10万,也不能算是新北京(上海、深圳)人。
这次看《蜗居》是因为我们要买房了。结婚的婚房是lg婚前买的小户型,这次我们想买个改善型的三室。从去年结婚后偶尔提起想18年左右买房,我们足足提前了2年完善了这个想法和计划。蜗居里海萍和苏淳直到在上海工作6年才有了买房的计划,而因为房东不守信用,违约退还他们交的定金,他们又等了三年才咬牙把房子定了。
看似他们一直在省吃俭用攒首付,可是手里的钞票似乎永远追不上房价了,一次次错过,造成他们可以掌握的财富大量贬值。如果当初,海萍买了怀孕时看上的那套二手房,他们只是在城区里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如果那时候不轻易放弃,而是再加几万或者再看看其他房源,他们很可能就买上房子了。但直到孩子2岁多,他们也没有再看房,这点就让我很不解了。即使买不了两室,可以先买个一室,如果买不了好地段,可以先买个一般地段,留作以后再换房子啊,为什么作罢?
关于房子,我觉得没有绝对的一步到位,也不能买了1,2年就开始折腾换房,当时苏淳和海萍刚有宝宝,完全可以买个小两室或者大一室先从无产到有产,等孩子上学前完全可以再升级房产的。
就像这次准备买房,我准备了三室和两室两套方案,我们争取买到三室,如果不能就退而求其次,但我们一定会买。普通工薪阶层买房都是要垫着脚去“够一够”的,不管是首付还是月供,很难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我倒觉得有了压力才能有动力,否则三十岁之后一眼望到头有什么意思呢。
再说说海萍对理财和工作的态度。海萍的理财观念里只知道省钱,我看她能过到家里连一个鸡蛋都没有,和海藻为了谁吃方便面谁吃挂面而推让的时候,我真觉得攒钱买房不是这么个办法。在买房风波之前,他们夫妻俩谁都没想到过去主动开源,苏淳守着一个事业单位天天喝茶看报,海萍呢,在外企当个办事文员,看似加班天天辛苦,但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也没混个一官半职。温水煮青蛙,从20出头熬到30多岁,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不容许你有一丝一毫的思想懒惰。
这确实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现实写照,他们绞尽脑汁省钱,什么超市打折,菜场甩卖,这些信息总是能第一时间被他们网罗,但是经济形势、产业趋势、行业动态,他们却懒得一看。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小买卖他们又不屑一顾,以为白领就比个体户更体面、更光鲜。海萍后来在马克的帮助下创业开了一家中文学校,苏淳也早早辞了闲职,在家做儿童绘本的网店,生意也不错。她家才真正摆脱了经济的困境,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牺牲了妹妹海藻的婚姻和未来幸福作为代价的,此话不表,我只说小人物的财富选择。
最后,总结几点观点:
1. 财富不是靠不吃不喝攒出来的,是靠智慧、机遇和进取才能创造
2. 买房与其等房价降,不如先买一个自己够得着的,分多阶段几个步骤逐步完成
3. 善于不断学习,抓住职业发展或事业机遇,才能最终完成家庭财务的快速积累
从来没看过 ...
我都觉得这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 只有让自己变强大
第2点“买房与其等房价降,不如先买一个自己够得着的,分多阶段几个步骤逐步完成“非常赞同。我身边就有人六七年前没买成房子、到现在都没买到房的例子。我曾经劝她先买个小房过渡一下,她就是不听,以至于孩子读书只能搞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