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满意与最优,你怎么选?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就像费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里写到:”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记得当年学这首诗的时候还小,不太懂诗里蕴含的深刻哲理,后来经历多了,才能感同身受。当我们站在路口就必须做出选择,或许是填志愿时选什么专业,或许是毕业时选什么工作,也或许是选择怎样的一个人和我们共度一生。当我们做完选择,就会发现路总是连着路,但我们可能将永远不再回来。
-1-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提前思考一个问题,只是为了有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还是想在工作中有所进步,或者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我相信,每一种态度都会有相应的结果,如果我们把目标定的高一些,当然也不是不能企及的目标,就是比我们现有的格局高一步,那我们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成就也会大一些。
-2-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作者建议我们远离僵化的教条,去搭建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因此,他提出了三种框架: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这个悬置,不是放弃,在停下来的时间里(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其他事情,等时机成熟,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或许这段时间里,我们会有一些新想法,等我们重拾这件事时,做起来反而得心应手。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作者提到工作和爱好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潜在关联,以罗伯特·朗举例,这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将他的知识“嫁接”到他的爱好折纸上,历经多年尝试,终于成为了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我们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中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做出第三种选择。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我们经常在“工作”和“爱好”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也就是简单地把二者割裂开来,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是消遣娱乐。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呢,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把爱好从“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对于这一点,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开始在尝试了,比如,喜欢写文的人,开始尝试创作,喜欢美食的人,不仅限于品尝,也开始制作,这些都是很好的提升。
-3-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选择太多怎么办?这应该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我应该是有选择恐惧症的,每每在做选择时,总是很痛苦。高考填志愿,一边是与男朋友待在省内,上一个专科;一边是去我父母所在的外省,可以上二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最后我选了父母,一是因为我和父母长时间分开,二是因为我对那份感情很笃定,我认为不管距离、不论时间,最后我们还是会在一起,事实证明,我赌输了。
最近一次印象最深的选择,是在上家公司离职后找工作,最后留下2份offer做决定,第一份离家近、是我熟悉的领域,但是钱少;第二份离家远、工资高一些,但是周末只能休息一天,当时人事跟我商量说我周内可以再休息一天。纠结了一天,最后,我两份工作都没选,开始继续找工作,现在看来,这次的选择好像是正确的。
-4-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一个选择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但多年以后,一个新的选择也可能颠覆原先那个关键的选择,使人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或者重新驶回曾经的轨道。如果我们从人生整个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投资里有一个理论,及时止损,这个用到生活中来也是可以的, 当发现某件事在危害或是消磨我们时,就应该及时停止,重新做出选择。举个例子,当你花40元钱买票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看了半小时后,你发现这部电影不好看,而且你觉得继续看下去你可能会不舒服,你会离开电影院吗?你花钱去看这部电影,是一个选择,当你发现这部电影不好看,甚至是难看的时候,要不要离开电影院又是一个新的选择。
感悟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很多选择,当我们站在选择的路口时,要权衡每个选项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经历和结果,也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然后再做出选择。当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在下一个路口,重新决定怎么选择,只是上一个选择带来的体验,会成为我们不能改变的经历。
对啊,那时候不太理解,现在找对来读读,才发现意义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