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气节——读《中国文脉》、《何谓文化》
最近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何谓文化》,比看《文化苦旅》时对他的喜爱又多了一分。
读他的文字,总能让我从喧嚣的生活状态中剥离开来,静静去品味历史的磅礴、文化的绮丽。他的思维和视角是辨证的、理性的,但是他的文字又始终散发着一种温情和正气,那里包含的,不仅仅是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更是一种对生命格调的弘扬。
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不可否认,历史上更多地存在着“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但是,正是在血泊边上的点滴善良,使人类没有退回丛林变为动物,这就是动物所没有的“文化”。世间很多最初原理都会变成终极原理,善良也就由此而成了文化的最终目标。
中国文脉,从《诗经》开始,到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一开始就有一种朴实的正气,奠定了中国文脉的基调,开拓了“君子”情怀。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中国的整体文化结构是儒道互补,而且还加进来一个佛家;中国的整体政治结构是表儒里法,而且还离不开一个兵家。
那种关切大政、一心弘道、忧国忧民、勇于进谏的品格被文化广泛继承下来。而趋炎附势、无视多元、毁损他人、排斥异己的行为,则永远被人们鄙视。
当然,中国文化也有些很深刻的弊病。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
经常有外国朋友抱怨中国游客随地吐痰、高声喧哗、在旅馆大堂打牌等低劣行为,认为没有道德。可是那些个高声喧哗的人,说不定有些都收养过孤儿。他们的失态,只能说明他们不知道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这个责任在于中国文化。当然,这样的事说到底确实也与道德有关,那就是缺少公德。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
实证意识的缺乏,使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只问忠奸、不问真假”的泥潭之中。其实,弄不清真假,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基础。现在让人痛心疾首的诚信失落,也与此有关。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伤害最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
传媒和互联网的发达可以帮助搜寻证据、克服谣言,但事实证明,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了谣言的翅膀,满天飞舞。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好汉”总是在挑战法律,“江湖”总是要远离法律,“良民”总是在拦轿告状,“清官”总是在法外演仁。中国历来的民间灵魂大多栖息在法制之外,或者飘零在边缘地带。
让人担忧的是,现在还有很多官员在忙着表演离开法制程序的“亲民”活动,以调节替代审判,用金钱抚慰非法,结果,法律被贬,正义蒙尘,凶者得利,善者受损。还有些活跃在传媒和网络上的文人把自己的喧闹围啄当做“民间法庭”
真正的文化来自于高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安静。最有精神价值的作品,永远面对着“高贵的寂寞”。虽然寂寞,却能构成夜醒之人的精神向往,如黑海的灯、远山的塔。
好贴
基本上全部摘抄的书里的观点。
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余秋雨先生的书,都是散文,不仅文笔深厚,思想的宽度和广度都很值得学习。
哈哈,就是这样,看的书越多,想看的也越多。
真的真的 真得是这样!
非常赞同这句话: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因为我也同样喜欢,散播爱和善良。
现在正保持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尽量保持爱和善良,还有微笑~~
棒棒哒!喜欢善良有爱心的姑娘
如果每个人都和亲爱的一样,世界该多么和谐~~~
是的~~现在 我是觉得付出爱,才有可能收获爱。那,必须有人先付出,那我就付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