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读后感
(我们都再也回不去当初,只庆幸曾共有过美好)
这本书看完后,心凉飕飕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友爱之人不受家人所爱。亲情,爱情,世间最让人所信耐的,你们都去哪儿了。
爱情
一,沈世钧与顾漫桢
一切都满怀希望的,然而,沈的不果断不自信,刚好遇到了顾的姐姐对顾的迫害,就这样,俩人就这么错过了。
"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永远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浪漫的爱情以一句如此凄凉的话结束了。生活的无奈真叫人寒心。如果真能回去,他们的爱情是怎样,世钧会不顾守旧的家风吗?他们结合了能挑起两大家人的生活重担吗?没有的前面的坎,那么,世钧能放弃现在与翠芝圆满的家庭吗?注定的悲情呀!
二,书慧和翠芝
无意间的认识却让俩人互生好感,他们是相爱的,然而,书慧担心门当户对,一直不敢表达,不敢主动。翠芝是豪爽的女子,她可以遇到自己真爱了跟一鹏退婚,她敢于哪怕有家庭了也要说出自己的苦情,可是,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另一个人却装在套子里怎么可能成功?书慧的性格我一直都很喜欢,他一直都是个漂亮的人,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为什么在爱情上自己却要那么约束自己。他要是勇敢点不就成就了自己跟翠芝。不就没给世钧与翠芝的机会,这样,顾和沈会不会又多了点机会呀。
有时,真不能畏手畏脚的,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可以去尝试,哪怕失败了,只要自己努力过就不会后悔。
就像顾遭到强奸,监禁那节,沈到她姐姐找她的时候,虽然是失败了,但他最终还是回来找她了。顾一直等着她,包括读者我也是,盼着,他的回来或许就给他们的爱情一点希望了。
三,曼璐与鸿才
整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二,整个故事就靠他们而存在,他们的“完美”结合才得以拆散那些有情人们。
曼璐,一开始,她是可怜的,值得同情的。她为了家庭而毁了自己。曼桢一直都很感激自己的姐姐,一直都想着要接过姐姐的重担。而曼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她,都能接受她,她与鸿才的结合看似命运的转折,然后,却是命的终结。
她毕竟是见识太短浅,头脑太愚昧,一晕头就帮着恶魔残害自己的妹妹,给妹妹挖了个永世不得翻身的坑。妹妹再怎么坚强,再怎么刚烈,当她是个母亲的时候,真就妥协了。本来曼桢一直觉得自己很亏欠自己的姐姐,最终却是永远也无法原谅姐姐了
鸿才,完全是个十恶不赦之人,本来,跟曼璐结合很相配,自己却看不清自己,摆不正自己。有了曼璐还想着别人的妹妹。别人真跟你在一起了,跟你有共同语言,共同志趣吗?所以自己是什么样的就得找什么样的,不要让自己格格不入,被人笑话
四,豫谨与张太太
玉瑾一直都是个很真实的人,他对曼璐,他对曼桢,一前一后流露出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应该会是个很幸福的人,本来是老婆,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处在了那个战乱年代,却让他没那么美满。
自己虽然没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他却一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帮着曼桢还债。这是爱情的力量还是友情呢?
亲情
说到亲情,或许这是这是最让人感到凄凉的。当世钧,书慧,翠芝……都享受着应有的亲情爱戴时,曼桢的亲情呢?
曼桢的妈妈,作为一个母亲,你是怎么给子女打算的呀,你知道子女最重要的是贞洁吗?大女儿迫于生活无奈走了条不归路也就算了。二女儿呢,如果二女儿愿意,你是否也要她走那条路呀。
当她听到大女儿讲的曼桢的时候,曼璐的几句话就安抚了她。曼桢都不知死活,还听着别人的安排搬家了,你再怎么也得见见自己的女儿呀。你的未来生活就比一直为这个家操心的曼桢的命重要吗?在陌生人金芳面前都忍受不了的事,作为一个母亲却接受了,这样的亲情,不让人心寒吗?
曼璐就不提了,她是家庭牺牲者到后来的心理扭曲。很好的姐妹情到后来的绝情。
友情
或许整个故事让人还能相信的就剩友情了。书慧与世钧,书慧与曼桢,玉瑾与曼桢,他们都是生活的扶持着者,激励者,在不同的年代却有着同一样让人温暖的友情。他们不能帮助某一个人改变命运,他们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诉说者。蔡金芳,一个见义勇为的女人,虽然只让曼桢暂时脱离苦海,但是她却给了曼桢复活的的希望。没有她,只有绝望。可见,世间并不全是冷漠者。
我第一次读半生缘,大概是在20出头,后来30多岁的时候,又重新读过,感觉就和之前很不同了。张爱玲不是随便写个爱情故事的普通作家,同样的,半生的事情,想去评说,哪里说得清呢。
三十多岁的人,不仅能读懂曼桢世均的苦,还能读出曼丽和祝鸿才的不幸。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爱情,也不是亲情,反而是一些非常细微的瞬间:一个是曼桢逃走后,在街头看见引弟和她的儿子吃臭豆腐干,两个孩子抹了很多辣椒,面不改色地咬下去。一个是祝鸿才落魄后,对曼桢害怕和巴结和感激混在一起的样子。十八年,谁的人生轨迹没有改变呢,谁是永远的善良或者凶恶呢。世界都翻天覆地了,爱恨情仇,还有对错是非,也早就换了江山。
宿命这个东西,含有很多无奈的喟叹,所以很不被“新时代”的人喜欢,但是恰恰是宿命,却有着不容抗拒的强大和殊途同归的苦笑。什么因果,什么机缘,什么时代,什么文化,什么性别.......在命运面前,能做的只有妥协。
不要是说是书中的人物,就是我们自己,恍然几十年过去,回头一看,发现很多不经意的微小,改变了我们整个人生的轨迹。但是,倘若当初没有如何,今日就会如何吗?分析,回顾,计划,追忆......是人之常做的,但是再做什么,在浑厚的命运面前,都如抛石问路一般,是自娱自乐的小游戏。
在某一天,我们就像在延安曼桢见到豫谨一样,互相望着,往事和旧人如河流般自脑海流趟而过,千言万语想问想说想猜,然而心仍然是平静的,终究只是轻轻的说,哦,你也在这里啊。
或许那时,我们可以和宿命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