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力的不同,短时间内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今天看了@碧水白露 姐的
那篇确实很有同感。就比如拿我和我同学对比:
上高中开学报到,我是自己去的学校,记得当时自己兴奋的坐着公交,从乡下来到市区的学校报到。第一眼就是学校很漂亮,人到处都是。有的是父母开着小车和自己的子女过来,有的和三五考到这个学校的同学一起报到,也有比如像我,自己提着大袋小袋来报到的。说实在,当时自己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只是当时被拿着一叠叠择校费的家长吓到,心想有钱人还真是多!
读书时候,宿舍同学每次周末从家里回来都是大袋小袋的提东西,有苹果,有饼干和各种小零食。我呢,大概一个月回一次家里,只是为了省一点路费。尽管父母电话里说要多买点水果,买点牛奶去喝,可是一个月300元的生活费,没办法这么奢侈。还记得有一段时间老是胃痛,我打电话给我妈说了一下情况,本来是想得到安慰的,没想到我妈开口就说:你也知道咱家现在不容易,能供你读书就不错了,不要出什么毛病了,要花好多钱的。。。。后来还是同学借我钱,并且请假带我去看病,胃炎。我到现在很感谢这个同学。
影响深刻的是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的妈妈在我们夜修的时候提了一大袋肯德基,给同学和宿舍的同学一起吃的,而且他妈妈穿着很讲究,很有气质。别提当时我有多羡慕了,要知道我爸妈还在外面工作,不可能会回来,更不可能会送东西给我。
上了高三,老师在高考总动员上说过住在学校的同学不回家的可以让父母送饭,然后就时不时看到有家长送鸡汤过来,我还是只能吃着饭堂。一次在宿舍打扫卫生,宿舍同学清理了几罐蛋白粉还有一些洋参,要知道这些买了1000多元,是她爸爸给她买的营养品,但是同学不喜欢喝,一直放着,这可是我一学期的生活费啊!我不可置信地张大了嘴巴。
到了高考前夕,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爸破天荒地打电话给我,其实整个高三我爸都没有打给我,本来心里还暗暗雀跃,心想爸妈那么忙还能知道我要高考了,特意打电话过来。结果我爸说了两句就说:我不指望你考多少,你也考不了哪里去,不好就直接出来吧。。然后我眼泪一下忍不住就出来了,“嗯嗯。”那边就挂掉了电话。当时宿舍关灯了,我飞快躲在被子里,无声的哭泣着,当时真的真的很伤心、、、、
高考后,为了凑大学的生活费,我在爸妈的安排下去了一家工厂打暑假工,一开始忙的时候一天12小时,我差点上不下去,真的很累,每天除了吃饭就剩下睡觉。当然班上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报名学车,有的则选择这个时候去旅行,大家都处于对于美好大学的期待。高考成绩出来,我是2B线,本来已经报考了3A的大学,想着大专的学费比较便宜,后来还是因为家里经济情况有限,没能去上学。
结论是:
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当然希望我女儿是A,但是如果作为父母尽力了,女儿只能是B,我也无怨无悔。
几年的独立生活带给我的优点是:出来上班后很快适应工作以及各种新环境,独立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想法,很会看眼色(生活所逼)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不够自信,性格比较倔强,思维想法有一定局限。
所以我才说要努力让们的孩子起点比我们高。
你是几个孩子的,排第几?
原生家庭真的挺重要的。我小范围的观察了下我们公司同事家的小孩,基本上学习拔尖的,还是领导或者知识分子家的孩子要多一点。今年考上复旦、港大、上海财经的三个小孩两个是副总家的一个是中层领导家的。我说的只是个概率,不能绝对到每一个小孩身上。
我们单位也有这种现象,大多数在单位混的好的,孩子学习也好。
很明白楼主的心理,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现在拼命努力,并且感恩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在学校里面很自卑,不敢跟人交流,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坐着,这种状态持续了整个初中高中,到大学经济条件好点以后,原来的同学都说我变得开朗了,钱真是壮胆子的。和楼主不同的是,家里父母都特别支持我们的学习,不管多困难,花在学习上的钱是不会含糊的,艰难的日子里父母硬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我现在已大学毕业,在某电力国企上班,同事大都是电力子弟,或者是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单位,大部分年轻轻就有房有车,他们在公司干的很顺,能力很好。所以说,有钱什么都是好的。楼主加油。
去看看继《三体》后第二部获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作品 折叠北京,就知道父母能力不同时,孩子的起点差别有多大!有那么一些孩子的人生最差情况都是一般人不能轻易企及的.作为普通人能作的就是定一个小目标,实现之;再定一个小目标,再努力实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