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看完这本《无声告白》,我似乎理解了我的弟弟。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因为一家人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而又各自有着各自的想法与期待。
父母将自己曾经未能实现的愿望以及不完美的人生历程折射成沉重的期望全部施加在二女儿身上,一味地期待女儿能够完美地实现自己曾经的遗憾,而从未真正关心过孩子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可悲的是,做为三个孩子的父母,却完全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甚至由于对二女儿的过于关注和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完全忽视,而让孩子们从小就心思深沉,敏感压抑。
虽然是说的混血家庭的故事,但是映射出的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们的妈妈,因为自己未能实现医生梦,就将所有的期待放在了二女儿身上,甚至送给孩子的所有礼物,都是与医学相关的书籍。
后来的莉迪亚(二女儿)总算想通了一切,决定跟爸爸妈妈坦白自己的想法,而不再一味做一个痛苦不堪的乖宝宝,然而最后,她却没能实现这一步,她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作者伍绮诗是一个很棒的作家,《无声告白》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家庭故事,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等多方面额问题,用词精准而克制,文风温婉而细腻,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越是简单的故事,越是脍炙人口、发人深省。
我想到我的弟弟,我家同样是三个孩子,重男轻女观念极重的父母,在计划生育的高压政策且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情况下,即使经济拮据,仍然生下了弟弟。
曾经我一度很讨厌这个“多余”的弟弟,讨厌他抢走了所有的关怀,偏偏还傻乎乎的,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比不上我和姐姐。后来终于懂事了,不再纠结于这些幼稚的想法,反而有些羡慕他,即使什么也不做,即使总是惹祸,也总是会得到所有的爱与原谅。
看完这本书后,我反而有些同情他了,原本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为什么如此内向、毫无气度的,现在总算明白他唯唯诺诺的性格是从何而来了。
享受了多浓厚的爱,就意味着背负了多沉重的期待。永远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任何想法都羞于启齿,生怕一不小心,就失去了这一切的感受,想必更难受吧。
对比之下,从小在毫无约束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我和姐姐,反而都是乐观开朗的性格。除了有些缺爱,一直都活的精彩而恣意。
不要总是试图等到无法承受时,才开口说疲惫,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一定要大胆地去实践。这是我想告诉弟弟的。
把弟弟当做我和姐姐一样来养育吧,不要再逼他了,他十二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你们只需要在他迷路时即使带他走回正途就好了,其他的路,放手让他自己来走吧。这是我必须告诉我父母的。
我之前看了 笔记还没来得及补 一会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