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主读书39/60】把时间当做朋友
之前其实已经读过一遍,但这本书的信息量非常大,当时读下来头脑一片混乱,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去,什么鬼”,然后笔记也写不出来,主观上就认定这本书不好了。最近接触了思维导图的方法,又把这本书想起来了,感慨,还好没有错过一本好书。
这次使用思维导图也探索了新的用法,加备注,这样在简练的导图上无法显示的详细内容,可以加在备注里,想看的时候点开即可,非常方便。
李笑来的核心观点在于:时间只会自顾自地流逝,不可能被管理,但我们可以运用心智的力量,和时间做朋友,让时间发挥最大功用。
第一部分:时间恐惧症
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
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
第二部分:开启自己的心智
1 何谓心智
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想、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抽象推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
一个人智商很高,可能会被形容为“聪明”,然而,一个人的心智能力非常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形容“睿智”,我们常说的“智慧”,往往与智商无关。
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本身,我们就可以拥有良好的自省机制。
2 控制自己的大脑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属于)“你的”大脑。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举例一: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约翰纳什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的大脑。
举例二: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受到严刑拷打,当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他突然明白:“及时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的态度的自由。”这就是所谓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3 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旦我们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的时候,痛苦就会自动消失。
试着用心智的力量把抽象的目标赋予实际的意义,让自己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拥有更多动力。坚持不懈是什么?策略加重复。策略可以似的你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
4 推迟满足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了“情商”概念。
“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
第三部分: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1 精确感知时间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他的身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来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与时间“合拍”。
2 开始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
“事件-时间日志”称为“时间账本”。
最好的工具是——纸笔
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时天生的,那就是——懒惰。其他习惯,都需要挣扎才能做成。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客服懒惰的过程。
从今天开始,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吧。这样,第二天早晨,你就会自然的在脑子里开始规划全天的时间。
3 使用列表减少失误
4 计划还是不计划
第四部分:开拓我们的心智
1 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
2 摆脱经验的局限
3 提高自学能力
4 正确对待老师
5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6 耐心培养记忆力
从今天开始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吧,最朴素的纸和笔是最有效的工具。
第五部分:小心所谓成功学
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物质生活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苦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外部世界的依附。
第六部分:更多思考
在你规划时间的时候,你应该明白为了能够完全专注120分钟,你最终需要规划出15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销。这个方法非常简单,非常有效。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所需的种种技能。
在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
如何“节流”
【1】不要盲目地师徒减少睡眠时间
【2】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3】最好不要放弃社交时间
第七部分: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20%;而对一个50岁的人来说,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对任何人来说,对这个事实的提早认知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把这个事实传达给孩子的方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而后,作为家长,你把这件事清楚的记录下来,包括时间、地点和事件,而后妥善保存。两三年后,在他有一天开始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起点,最好在七岁前后,终点起码是两三年后,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医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

@TS @溜溜球
亭主大人,这个思维草图怎么画的?我想学习学习!
我来了 没法在话题下吧?
我用的百度脑图 操作很简单 你可以试试 我之后会发个帖子 你也可以关注一下哈
哎呦还真是 我错了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了不下三遍,又买来送给我周围的朋友![[坏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1.gif)
确实是本好书 我准备听作者的建议 用行动给孩子灌输时间流逝的概念
有句话受用,管理自己大脑
我也刚看完一遍,笔记还没写,总结的很条理
好强的读书笔记啊,我也在听这本书,觉得听完记不住也没法写笔记,刚刚买下准备读![[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亭主我想请教您一下,就是脑图做完保存贴到小她上需要什么工具?
导出PNG文件?我用360截图工具,插入小她后图片字都好小,根本看不清,悲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