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别离,我想我不会送未成年的孩子出国的
其实之前参加过一次这个活动,也发表了自己不管出不出国,准备工作做起来都不会浪费的观点。这是在我之前没有看电视《小别离》前的看法。更多的是在之前和老公讨论关于孩子出国读书的设想的基础上发表的观点。这几天一直在追小别离,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我觉得我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相信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就是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孩子更有出息,更加成功可以说只差替她去做任何事了。父母的这种心情或许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可我现在看了电视真的不太愿意让未成年的孩子出国了,为什么呢?
1、未成年代表了思想的不成熟,需要独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甚至语言都是不通的,这无异于探险。成了还好,真的成不了或者遭遇到预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像小别离里面的柔丝一样,最后让孩子受伤,这种伤害可能是暂时的,但是大部分会影响一生的。
2、未成年是需要自理能力,但是更多的需要身边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大家都说要孩子自理能力强,这点上一点不错,现在孩子少,娇生惯养的多,孩子自理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一个人在外的话,不得不独自面对而无依靠的时候,确实能让她得到充分锻炼。但是如果她遇到困扰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呢?父母不在身边时,说不定就会想着去依靠其他人,而这个人和父母是绝对不同的,这个人不会尽父母的责任,更多的可能是有不同的目的,想要在孩子身上得到点什么,不管怎么,都觉得是那么的不靠谱。
3、国外就一定好吗?就比如我们都觉得一线城市好一样的,问问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是真的如想象的那样,每天过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吗?实际每个人的压力情况外人并不能了解到,他们看到更多的是表面的光鲜,甚至被放大了多少倍的样子。
前面老公出差欧洲两个礼拜,回来交流说起,其实中国人在欧洲是很受鄙视的,有的地方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对于一些待遇方面也是不公平的。
4、国外的教育就一定更优吗?我觉得这个也是未必。不然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中国进行学习。或许我们听到的那些哈弗、耶鲁真的是国内一些学校比不上的,但是我们的清华北大在国外的影响力一样很大,一样是百年名校啊,口碑非常不错。再说每个孩子出去都是去读哈弗、耶鲁吗?我看未必,有太多的人是流落于当地一般的学校而已,甚至不如国内的211重点大学。
5、出国是躲避中考高考的一种手段。这点上我有点认同,有很多国内的孩子出国,因为成绩不理想,因为不能考上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那么出去了就一定是读了好的学校,受到好的教育了吗?你看张晓宇和方朵朵他们在国内成绩怎么样,再说就算是躲过了中国的考试体质,一样出去还要考托福或者对应学校的中考高考。
综合以上,我最关注或者说最在意的是第三条,我不想孩子出国是怕孩子出国后被当地人鄙视。或许自己是个自尊心强的人,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在青春期的自尊心会比自己更强,如果被人看不起或者鄙视,将对他以后产生怎样的影响都会让我后悔出国这条路。
当然我不反对成年后因为专业或者学术上的继续深造的出国,我想那时候这些许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了,那时候再尊重孩子的选择也不迟。
恩恩,未成年的孩子还是在身边的好
教育确实是个很值得好好研究,绝对不能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其实换位思考很好的,想想当初我们因为学习会有什么样的逆反心理和什么样的想法,慢慢也就知道对策了
你这点上我很赞成,估计因为我家是女儿,所以还真是舍不得放手,如果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儿子或许也会让他去自己选择的
孩子太小了,个人性格和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成长期,与家庭的关系、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是考虑送孩子出国的,但是会在恰当的时期。像小别离那样,还未成的孩子,我真的不放心。况且我家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让我全职去陪她,更没有移居国外的亲戚可以照顾她,还是等她能自己护理自己再考虑出国长见识吧
还没看小别离,倒是听同事说还不错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孩子还在发育阶段,很可能她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就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今后的选择,所以这点上我觉得没必要冒险。等自己过了20岁,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和生存能力再去不迟
就是讲的关于中学孩子上学压力的问题,还有出国的纠结啥的,有时间可以看看
至少在国内读完高中,而且还要看自家孩子具体情况
嗯,想想我们读完高中时候还懵懵懂懂,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如果中学阶段就出去,一方面要顾忌学业,另一方面还要顾忌生活及其他,我觉得对孩子来讲真心是负担过重
是的,心智成熟才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