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9】浅读《巴菲特之道》
学习整理,是为了眼睛所能及都整洁无比。学习管理,是为了所有事务都有序。学习组织,是为了把有用处的都整合。那么,学习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是一部分,更好的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获得的财富并不相同?贪心是一部分,太贪心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到不贪心地赚钱呢。我想《巴菲特之道》这本书大约可以说明白。
在说巴菲特之前,我想先来了解一下他的三位导师。格雷厄姆、费雪和芒格,他们或关注点不同或理念相连,但他们承上启下地让我们看到,思想的转变与认识的创新是怎么一回事。格雷厄姆主张护城河,费雪讲究企业能力,而芒格则提出为品质买单。当我还在接受傻傻地买(主要是基金操作的思想)这一套路时,发现不经思考的买入股票这一方式是可笑的。
那么什么方法才是可行的呢?或者说如何判定护城河,怎么找到有能力的企业,如何定性品质呢?其实在全书的开篇,便说到一个词,命运的不确定分布。当苦苦准备掐尖的时候,是不是要看一看何为尖。
我们只看到巴菲特买入了可口可乐、喜诗糖果、大都会、通用公司等等这些企业,他从持有股票到在企业有话语权,从买入卖出到运营企业,我想这其中还是有一定关联可寻的吧。那么到此时,我便明白了一件事,我买股票买的是什么,是一间公司,是一间有良好运营的公司,是一间能够长期良好运营的公司。当然,如果今天买明天卖,随时准备高抛低吸的,并不在此讨论范围里。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何要去分析一家公司了。
来看看巴菲特的方法吧。书里介绍了十二条准则,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四大方面,分别为企业准则,管理准则,财务准则,市场准则。
通过企业准则可以看出一个简单易懂的企业是被推崇的,我理解的是产品结构单一,如可口可乐,茅台这种。历年来的好业绩则是必要条件,看资历这件事无论是在招人还是公司发展史上来说,都是无可必免的事情,我个人理解,这并不能说明新成立的公司就不好,但没有资历可能让人的信服度也随之降低。同样的,画大饼这件事被称为干的漂亮就只有一个结果,真的给一块饼,所以说远景不是梦想,而是实打实地业绩累加。这些加起来似乎就构成了一条可深可浅的护城河,但如果给这条河再挖深一点,比如特许经营权,无法替代,没有管制且被人渴望,是不是会更安全。
管理准则似乎是对人性的考验,保持理性,像企业主人一样思考与行动,将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对职业管理人的第一屋考验。而直面错识,学会坦诚,则是第二层考验,最后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大流盲目地模仿他人。当然说了这么多,怎么将事情做出成效呢,那就是做计划,根据计划来看看到底完成了多少事情,还有哪些事情是没有做的,不能实行的是什么事,取得成果的又有哪些事。
其实我最关心的就是财务准则,毕竟事关到钱,怎么赚钱,更好的赚钱,才是重点。赚钱的前提条件要先有钱,钱生钱,才能赚到钱。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拿着手里仅有的钱去赚钱?首先要保证花出去的钱有安全的存放处,其次要保证买入的是无负债或者负债很少的公司,良好的回报不光体现在利润这一方面。当然还要保证有一定的现实流,不然没有资金流转的支持,公司的运作也会成问题。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利润率啦,怎么保证?我想更有效地控制住成本,便领先一大步了,书上在这里还提到“一美元原则”,即公司每留存一美元的利润,就至少应该创造一美元的市场价值。我想,利用余粮,无论何时,都是需要做的事情。
最后,以上做的这一切,都需要看市场准则的脸色。追求投机的办法是找低市盈率、市净率、高分红率的公司,但总不会一直如人所愿找寻到,那么只有利用投资。找寻一间公司的价值,找寻一家企业的价值,为品质买单,大约才是能够持续赚钱的道路吧。
看到这里,我大约便明白通过这十二条准则选出来的,应该就是尖喽,判定护城河,找到有能力的企业,定性企业品质,等待低价买入的机会,似乎这些不确定因素组成了命运的不确定分布。
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