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9月读书笔记

来自21天变财女・188篇帖子・1415人参与

发帖
王小新要快乐

【小新读】第十五篇——《此生未完成》

                                            

      第一次听说于娟这个人物的时候,应该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候可能她已经离世了。她的一篇文章很火,关于她为何得了癌症。其实,没有想到的是,她这篇文章只是她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也许她是因为这篇文章,这篇所谓的都市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才让更多的人认识她。

      如今,我读到这本《此生未完成》才知道,什么才是于娟的故事,真正的于娟是个怎样的人。“抗癌女博士,女斗士”只是她在最后生命路上的头衔而已。这本书读起来,比我想象的要沉重的多。从周国平的序,从郑培源的序《老于的森林》就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奇女子,有才情,有胆量,有善心,勇敢的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拼搏到最后一刻。多少人为之惋惜,又多少人为之骄傲。

书的内容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 无畏施。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是从文章中总结出来的于娟本人深深的感悟。她写到自己如何得病,如何发病,如何与病魔斗争,无论 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所承受的痛苦都并非只字片语能够表达的。虽然是重重的病人,但是作为母亲,女儿,妻子,她不曾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她在与病痛抗争期间,一直表现出的是豁达、开朗、坚韧。她顾及家人感受,为了不让他们伤心,自己默默忍受着。这是怎样的爱与抉择。让人佩服至极。

于娟得的是乳腺癌,发现时已经癌转移致全身重要部位,晚期的不能再晚期了。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一般人怎么承受的住。

     第二部分,病中记。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各种各样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试谁而已。”

      2010年这一年,从得病后需求帮助直到确认病症,以及后来治疗,被欺骗等,都是时间在与她赛跑。亲手记录下的文字,亲身所体会的感受,看的让人触目惊心。如果你是她,未必有这胆量和毅力。她说,“其实我写这些,只想告诉所有人: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失恋也会,事业失败也好、婚姻破裂也好,哪怕得绝症也好,神马都是浮云。”在生死一线上被数次拉回,看透了人生的无常。我们也许不会经历她所说的种种,但是在渺小的生命面前,在能活着的时间里,真的神马都是浮云。

      第三部分,写给我的宝贝

    “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育子成才,但可以用今天的行动告诉孩子,你的妈妈不是懦夫,所以在你的人生里,遇到关键的人与珍贵的事情,要积极争取,可以失败,但不能放弃。”

这是病中的于娟写给儿子土豆的话。透着遗憾、无奈和希望。宝宝在她最后的生命时光里短暂的出现了,         这也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给予生命却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他成长,看他展翅翱翔,这也是于娟内心深深的遗憾,再多的爱也没有时间和机会给予。除了造化弄人,还能如何感慨呢。

从于娟的写给宝宝的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这是大多数作为妈妈的体会,从不期而孕,到怀胎十月,到顺利降生,再到短暂的分离,一切都是痛并快乐着的。

      第四部分,故乡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成败并无意义,然而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毅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故乡,是每个人的过去,是根基,那儿有童年的欢乐,有温暖的情怀,思念故乡,就是想回家。回去看看曾经的自己,回去看看那儿的人是否安好。我也时常在空暇之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念故乡的田野,天空,静静流淌的小河,微风吹拂的芦苇,还有那随时能听到的鸟叫声。越长大越忆旧,于娟对于姥姥姥爷的思念,那儿时的豆芽面,对于表哥表姐的思念,折纸花,糊纸盒,捉蜻蜓和扔西瓜皮大战。这些美好的回忆,都永久的藏在记忆里,满满的酝酿发酵,即使多年之后远离家乡,心中那一抹醇香,依然沁人心脾。

      第五部分 在挪威

     “国外的闲适犹如一碗清水,腹饥的行人吃下,会更怀想故里短短长长千丝万缕的阳春面,那廉价而悠长的过往。”

      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为了求学,于娟还是去了挪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生理想,一步步的越走越远。身在异国,打工求学,这样的经历应该很多人都有体会。于娟说:“如果不做苦力,我想我一辈子都不明白苦力的辛劳,不懂真正体力劳动者的辛苦与心酸,错失掉理解另一个世界的机会,我可能依旧在上海做所谓的知性都市女,在公交车里对汗臭民工掩鼻,不懂得对送水送奶师傅说‘谢谢’,在餐厅催促早已手脚并用不可开交的服务员快点,诸如此类。”她的这段感悟,应该是我们现代青年,尤其是养足处于的独生子女都应该经历体会的。在外游学也好,在外旅游也好,离开了习惯的生活轨迹,开阔的“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我们向往的,而真的在外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忍住内心的寂寥,好好度过呢?

     第六部分  生为女人

     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得很大。

     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得很轻。

     我 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得很满。

     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

     于娟在“十年”里写到她与光头随平淡如水,却惺惺相惜的十年,十年,不仅可以让一棵树枝繁叶茂,同样可以使一个人根植于你的生活。如果两棵树幼年就在一起生长,失彼盘根错节,错节盘根。她写了她的爱情,她朋友的爱情,有成功,有失败,有幸福,有遗憾。她分析了秦香莲的思维,分析了这个悲剧寡妇守不住陈世美的原因。“毕竟我们不能要求男人们进步,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和自己的男人保持同速进步。如果守不住,那么久放手好了,讲理需要付出代价,对一个让你伤心的人,何必纠缠过多?你为他付出已经够多的了,何必再多花心力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一个鄙视的眼神也不要给他。”这段说的很给力,作为女人,应该有这样的骨气,才能不被男人看轻,不为自己怜悯。

      在书中,于娟写了很多她的人生感悟,思考,学习,探究内心的世界。对外对内,让人觉得她虽然活的很短暂,但是她却活的很珍惜。现如今在读她的文字的我们,真的应该向她学习,努力的活,积极的活,但是也要以健康为前提。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6)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2.94112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