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书笔记
大约7-8年前看过这个电影,大致情节已忘记,仅仅记住一个片段,那就是:主人公将一把小锤子藏在一本大约是圣经的书里,书的中间被掏空以便隐藏,由此躲开狱警的检查。
恰好书盘里有这本书,就导出来看了,就当是再回顾下这个故事。个人觉得书写的一般,不敌电影拍的精彩,很少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如何的确是个好故事。
故事以第一人称“我”所见到,所了解的主人公---安迪的角度展开:
安迪是一家大银行的信托部副总裁,发现自己的妻子和一个棒球教练搅在了一起,在他知晓后,妻子想要离婚,但是他不肯,痛苦的他买了把手枪想要自杀,醉酒后,思忖良久,却想通放弃了,决定还是与妻子离婚。结果,当天晚上她的妻子和棒球教练双双被杀,种种证据都指向他是行凶者,便宣判入狱了。
入狱后,新人自然受欺负,而欺负安迪的,是“姊妹”,即同性恋们。他从未停止过抵抗,因为,只要有一次他顺从了,接下来就会无休止的骚扰了。他想法带进来500元钱,用这500元,他花了点钱报复欺辱他的“姊妹”,最主要的,他向“我”买了小锤子,性感的女郎的大贴画。他也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帮典狱长们洗钱,避税,帮狱警们避税,炒股,做一切事让自己在监狱里变得重要。然后享受一个人一个牢房的待遇。为什么要独占一个牢房?因为,安迪要越狱!
“我”入狱较早,在狱中生存的本事是能弄到一切别人想要的东西的人,只要付出10%的佣金。安迪就用我给他弄到的两把小锤子,一点点的凿开监狱的墙,用性感女郎的贴画作为掩饰,历时26年,他终于凿开了那扇“重生之门”,尽管这期间,他也曾在有证据证明自己清白却被拒绝重审而痛苦的差点放弃,但最终他还是出来了,并且在临出来前曾邀请过“我”一起。而“我”因为惧怕出狱后不适应外部的生活而没有参与。
很喜欢安迪邀请“我”的那一段。安迪为什么能够成功越狱?从那以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即:到一个一年到头有阳光的地方—齐华坦尼荷,在一个没有记忆,温暖的地方经营一家小旅馆。是因为他所属于的那一类人。他自己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有间屋子里满是稀有的名画古董,再假设屋主听说有飓风要来,他可能有两种反应:第一种人总是报最乐观的期望,认为飓风或会转向,老天爷不会让该死的飓风摧毁了名画,万一飓风来了,反正这些东西也都保过险了;另一种人认为飓风一定会来,他的屋子绝对会遭殃,如果气象局说飓风转向了,这个家伙仍然假定飓风会回头来摧毁他的房子,因此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有关系。
是的,安迪属于第二类人,在有限的时间采取了行动。财产的转移,假身份的准备,假身份人的投资等等,当然也包含他悄悄带入狱中的500元钱。因此,在狱中,他没绝望,始终抱着希望奔重获自由而努力,26年后,当年的1万多元,已经翻至37万,已经可以支付他的心愿了。此处让我想起一句话,是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是:我们终其这一生,只是为了做一件事,防患于未然。说来容易,最起来难,我们有多少人做事都是第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命运,在于我们对每件事的选择与做法,然后其奠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