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条件养育》
我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被无条件接纳。
可我们从小,父母对我们的爱大多都是有条件的。
有的父母,养儿是为了防老。小的时候我养你,等老了你就要养我。
任劳任怨,过度付出,但想心里是带着预设的。我这么付出,你就该那样对我,否则就是不孝。这只是一种交换,谈不上多么伟大。
总是强调孩子要听话,要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孩子的内心想法。仿佛听话就是一个孩子的最好品质。
对孩子说,你这样我就爱你,你那样我就不爱你了。用行为告诉孩子,我爱你是有条件的。你乖,听话,表现优秀,我就爱你。
把自己小时候没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自己实现未完成的梦。
没耐心倾听孩子,不听话就武力镇压,认为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
……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是只有孩子做到我们期望的事后才可以得到,还是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是否乖巧,都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爱?
作者科恩说: 父母给予的爱,它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
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他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会彼此紧密关联。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
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溺爱,不意味着没有规矩。它只意味着尊重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完全可以按规则办事。无条件养育意味着做真实的自己,发自内心地去接纳孩子,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愤怒去迎合孩子。
而有条件养育则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和买房、租房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你为我做某事,我就为你做某事。会对付出和回报斤斤计较,家庭关系的满意度也较低。
研究表明,年轻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得到爱的人,长大后自我价值感颇低。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就会创造一个“假我”,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变得不喜欢真实的自己。这种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相反,感觉自己被家长、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有条件养育下,爱孩子的有条件的,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期待时,父母对孩子的爱就会撤回了。
有些家长会以明确的态度收回他们的爱: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有时候也许没有明说,但态度很明确,你最好乖乖听我的话,如果你做我不喜欢的事,我就不关心你,不理你了。
有些家长会与孩子隔离,家长会走开,哪怕孩子会哭泣或惊恐地大喊:妈妈!回来!回来!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需要家长关心、认可以及害怕失去家长的情绪弱点来操控孩子的行为,但这种对“被抛弃”的恐惧可以深深影响孩子,即使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必须要在孩子行为暂时改变与其对孩子造成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之间做衡量。有条件的爱可以成功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但代价是惨痛的。
爱的撤回的反面是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满意时,我们就给予他们爱,这也是有条件的爱。我们平时很少说:“做的好,所以我爱你”,但我们会经常这样做,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对孩子表达爱、表露兴奋。
有条件的自我评价人,自我价值感极其脆弱且附加条件,只有在…才对自己满意,而导致有条件自我评价的原因就在于:小时候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得到家长的爱。
而相反,无条件自我评价对人生质量至关重要。无条件自我评价的人不讲价值感建立在成绩之上,对待失败也只是看做短暂的挫折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条件养育下,会对孩子进行过度管制。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总爱指手画脚,有些家长对干预孩子的行为出自一种惯性,对孩子大喊“不要跑”,即使孩子的奔跑不会伤害到人或物,有些家长喜欢用武力控制孩子,有些则更喜欢引起孩子内疚,“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太令我伤心了”,有些家长不断地唠叨孩子,发生重复的提醒和批评,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的反对,却莫名其妙地突然爆发,只是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而非孩子的行为。
那些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其对孩子的控制力最弱。以强势为基础的养育方法还具有破坏性,它只是暂时看起来有效。
相反,那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温暖且父母能避免使用外力控制的孩子更守规矩。
家长坚持绝对控制的结局是,有些孩子会变得极度顺从,有些会变得极度反抗。
孩子事事顺从并不见得是好事,那些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儿童会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不具备创新性,专制管治获得了孩子的顺从却以其个性自由的缺失为代价。
过度管制的另一个极端是孩子会反抗任何事,他们在生活中的意愿、判断和需要收到了压制,那么唯一可以恢复自主感的方式就是变得极度叛逆。
当我们让孩子感到无能为力,强迫他们服从我们的意志时,往往会激发孩子内心强烈的愤怒。专治养育不仅令他们发疯,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对他人发泄怒气。
“表现好、用功、不惜一切取悦爹妈”,这些并不是孩子内心的真正愿望,他们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往往转瞬即逝。他们会依赖于外界的控制,而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吃饭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我们的干预,孩子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吃掉他们身体所需要的热量,有时候他们会连续几天吃得很少,之后他们会突然吃的很多,在吃了高脂食物后,其食量自然会减少,或者会吃一些热量低的食物。因此,在到底吃多少的问题上,他们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些坚持控制小孩吃饭习惯的家长,会养出丧失热量调节能力的孩子,孩子开始不再信任自己身体的饥饿信号。
当孩子被迫做事,或做事的方式受到过度管制时,会更容易对所做的事失去兴趣,也更容易在面对挑战时半途而废。
有条件养育下,当不好的行为发生时,惩罚就发生了。
惩罚孩子就是给他们制造不愉快,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种不愉快可以是身体攻击,也可以是精神虐待。
惩罚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可能只是在家里改变行为,而在外面更容易打破规则。体罚会让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反复惩罚低龄儿童会帮助他变为叛逆的少年,一旦有机会,曾经的受害者或许会成为施害者。
警告(如果你做A,我就会对你做B),虽然没有实施惩罚,但是在威胁孩子,我们预先告诉他如果不听话我将如何折磨他,传递的信息是不信任。
自然后果也是一种惩罚,比如他把雨衣忘在了学校里,就应该让他第二天淋雨,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说这样就可以让他下次改掉丢三落四的行为。这其实是邀请父母不作为,也就是说拒绝帮助。孩子吸取到的教训就是:我们本来可以帮助他,却没有。
惩罚会使孩子学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即他们的榜样,出现问题时,会试着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给他人制造不愉快,强迫他人就范。
惩罚恶化亲子关系,孩子越大,惩罚越没有用,你的威胁开始变得空洞,家长越依赖于惩罚,越不能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影响孩子的人生。
惩罚不会让孩子把焦点放在自己行为上面。想象一个刚刚打了弟弟的孩子被赶回房间反思、不允许看他喜欢的电视,回到房间后的他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床上,此刻他心里想的是“现在我知道打人不对了”,还是会想着父母是如何刻薄?惩罚还是孩子撒谎的强烈诱因,“这不是我干的,它本来就坏掉了”,善于施罚的家长发现孩子的撒谎行为后并不会质疑惩罚手段本身,而是继续对孩子施以惩罚,这一次是因为撒谎。相反,不受罚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害怕坦诚自己的所作所为。
有些家长坚称惩罚孩子是因为真爱且深爱他们的孩子,但这恰恰给孩子造成了极度困惑,他们会扭曲地认为:给人造成痛苦就是表达爱的一部分,这种想法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要不然就是教会孩子:爱是有附加条件的,只有对方听从了自己的要求才会延续下去。
如果我们是被有条件养育的,当自己作为父母时,很容易延续父母教育的老路,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很难达到,我们有这种意识,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做得到,但从自我开始,只要比我们的父母好一点,对孩子少一点操控和期待,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也好。
正如科恩说的: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
小鱼儿li小鱼儿li很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