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10月读书笔记

来自21天变财女・209篇帖子・1536人参与

发帖
又又的广播站

#又又读书#-解决时间不够的难题-《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朋友》10月12号晚上读完,这本书花的时间久一些,大概延续了6天,一方面没有纸质版,一方面是新读的书,作者是以前新东方老师李笑来,现在是自由创业者。5年之前,有机缘读而没有读,5年之后,一位老师再次推荐,读来发现确实不错,文字写的很朴实,但是确实是那个理。

     附上该书的下载链接。

     

     http://zhibimo.com/books/xiaolai/ba-shi-jian-dang-zuo-peng-you

    《把时间当朋友》并不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书中的内容,其实大部分都是常识,很多道理特别简单,但其实至关重要。其主旨是,时间是不能管理的,“承认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我们可以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当一个人能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时,时间便变成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但是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什么是正确的事,却是一件很难判断的事,需要有良好的心智(与《少有人走的路》异曲同工)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因此,此书的一大重点,是如何丰富读者的心智。

    作者第0章先抛出问题,开篇先举了几个常见的关于“没时间了”的困境,1)比如我们经常打算做一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时间越来越紧,最后发现“没时间了!”;2)一些“既勤奋又懒惰”的学生,每天步履匆忙,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瓣用,但是一方面又不肯深入思考,心想寻找一些捷径来完成任务, 回想我们自己,这样的场景也经常出现。但是我们身边也存在一些从容、优雅、善于化解时间压力的人,安静的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这两类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时间对于大家都是公平的,都是在以它特定的速率流逝,没有人能管理时间,唯一的不同,就是对自我的管理,问题的根源,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很多人其实是直接被大脑控制的,但是实际上,一个重要的事实,“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潜台词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大脑,大脑隶属于我们,而不是我们隶属于我们的大脑,这就是“无意识的受大脑控制”和“有意识的控制大脑”的区别。---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努力,而是翻身做为大脑的主人。

    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对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要摆脱这样的局限性,需要心智的力量。

    作者在第三章“现实”,通过实例来说明一些基本但又重要的道理。

    1. 速成绝无可能。人类“浮躁”,什么事都想速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二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2. 交换才是硬道理。生活的本质就是,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我有的去交换。

    3. 完美永不存在。没有什么事情是能一下子就做好的。

    4. 未知永远存在。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程度的未知。因为未知永远存在,我们只能尝试着“在未知中不断前行”。一些钻牛角尖的心态,比如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要刨根问底,要把一切都搞清楚才能罢休,根本原因是对未知的恐惧存在于人的基因中,一切未知的因素都会严重威胁人的安全感。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接收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与时间做朋友。即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如何判断事情是否正确,看它是否现实。人要接收现实,必须要接收---不仅要接收,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时间管理的步骤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很多人拖延着事情不做,根本原因是“做多错多”,主要担心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的恐惧:只要开始做事,就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我们需要接受这个现实。另一点是来自外部的恐惧,过分在意外部的评价。其实没有谁能从一开始就做好,做对,能做好、做对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碰碰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

    3. 直面困难。一些效率低下的人,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很多人有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这样子的人,无论花了多少时间,因为不能完整的完成任务,都是没有效率的。

    4. 关注步骤。做任何事情,要能像一个“项目经理”一样思考,关于方法,反复拆分任务,最后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积累这样的习惯,会让一个人慢慢的变得现实、踏实。

    5. 并行串行。接第4步,拆分出来的工作,如果只能串行,便不能优化,如果是并行关系的任务,则可以优化“提高效率”。

    6. 感知时间。这一点和《幸福的方法》类似,记录自己的时间,每天大概做了哪些事情,慢慢地会对时间越来越敏感,让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真正地把时间当自己的朋友。

    7. 记录开销。每天记录时间开销。

    8. 制定预算。每天制定时间预算。给每个任务加上权重,让自己思考和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用理智指导自己的思维。“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9. 计划。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10. 列表。制定专门的下一阶段列表,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11. 流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12. 预演。万事提前准备。

   13. 验收。设计验收机制是一个领导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关于学习

   获取更多知识是心智成熟的唯一办法,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要靠学习。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趋势往上、但是有起伏的过程。作者认为,在习得某种技能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我自己尚没有这样的体会,可能是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一项技能)。

   “学习”的重要起点,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么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能够让学者了解习得的大不同。正因此,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像发了芽的种子,会越来越强壮。

    学习的途径:体验、试错、观察和阅读。作者认为,经验主义是学习的一个最大的障碍,“经验”在一定层面上是有价值的,但是也必须认清它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完全根据自身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建立在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之上,写作能力(写出简洁、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换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大脑有一个“选择性输入”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只愿意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只能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对于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意见或者观点,作者建议固定一段时间把这些记录下来,并把原因标记出来,记上实例和原因,慢慢地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学习的进程

     学习的进展和时间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这个关系更像是阶梯状的。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有点类似“华尔兹”,先进两步,再退一步。


关于思考

     作者建议读者遇到问题动脑子想一下,尽量独立思考,这里的独立思考,是指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筋重新推演一次,看看得到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确认一下结论是否是真的有道理。“权威不一定正确”,就算权威是正确,也只是表示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也就是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是正确,它们两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儿。此部分用在工作上,少数的人,在接到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

一些常见的思维陷阱:

     1. 概念不清。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所谓“脑子混乱”的人,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成一回事。

     2.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比如粗暴的二分法。(此段感觉论据不是特别充足,没有完全理解)


      因果关系,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思考,生活中一个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做出与行动相应的反馈。作者举了两个例子:

     1)双盲测试。(此章节也没明白作者写的意图)

     2)自证预言。罗伯特. 莫顿教授发现了此现象,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发生),那么这件事最终真的会发生。比如银行挤兑的例子,为什么“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因为当人恐惧时,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而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这个让我想起我一个闺蜜说的话,人不在要不开心的情况下做决定,这个时候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

    关于逆命题,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作者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思维习惯,比如举证责任、对立论证、张冠李戴等等,这些都有助于独立思考,都在强调独立思考、反思能力的重要。

    克服恐惧:人人都有弱点,人人都有恐惧。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勇气减掉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


关于交流

     作者认为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如何有效倾听,1)尽量积累判定性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判断自己大脑中的已知知识(主要是概念)地有效性,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2)克制“过早质疑”,让说话者把话说完,因为“过早质疑”,会带给倾听者“对方的论据不堪一击”的错觉,同时会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3)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来帮助记忆,只有记住了要点,才有可能理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说话者的谈话可分为,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就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4)理出“预期”,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 同时,如果我们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话者进入“倾诉”的状态。比如给倾诉者“专注”的反馈,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通过逻辑上的反应来实现有效倾听。

      同时,人应该努力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情的看法多少都有差异,我们需要不断的寻求真相,寻求真相离不开讨论。作者给出了讨论的三个主要指导原则。

      说与不说

      有一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明明是同样的话,自己说出来就不那么像回事。也就是通俗的“话语权”。作者表示,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归属的。作者给出了一个建议: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才能获取。

      “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了;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的还不够。

      正确复述。

      勤于反思。1)要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性;2)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在未经演绎论证确定之前,最好意识到每次运用经验都可能存在风险;3)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4)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5)经常使用类比来跨越未知和已知的障碍。5)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关于“把时间当朋友”的应用(最后一章)

     1. 兴趣。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兴趣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一些人表达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其实根本原因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对于一个人来说,某些事情只要能做好,或者做的比大多数人好,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有兴趣。即,做好了才有兴趣。

     2. 方法。适合所有人的好方法,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成功的人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非常用功的人。作者举了李阳、俞敏洪等的例子。学习上的成功,只依赖两件事--策略和坚持,坚持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重复,就是时间的投入,大量时间的投入。

     3. 痛苦。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因为我们能感受我们的痛苦,别人的痛苦我们很难感同身受。因此,如果我们能明白我们面临的痛苦其实并没有自己感受到的那么强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忍受那些痛苦。同时,人类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能力---遗忘痛苦。也正是因为这种机制,人类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要解决这种“反复重犯以往错误”的尴尬,有两个办法,一是用文字记录这种尴尬;二是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

     4. 比较。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运用心智去区分,哪些幸福和快乐是无法比较即可获得的。把时间花在寻找这些无需比较的幸福和快乐至上。比如成长、比如对工作的热爱、比如亲情带来的快乐。

     5. 运气。学了“概率论和统计学”之后,发现运气其实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想法让人变得理智。相反,很多人通过“努力”改变了他们的“运气”,进而改变了他们后代的“出身”。

     6. 人脉。作者的观点,人脉其实是基于“公平交换”,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与另一个资源数量相等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一些厉害的人之所以要好,是因为他们都很优秀才会非常要好,进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针对个体而言,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作者给了读者两点建议,1)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2)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 自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一个人的外表(相貌和身材),是最容易产生感知扭曲的地方。

    8. 灵感。灵感是靠时间和努力积累而来的,灵感的出现,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9. 鼓励。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有些盲目。

   10. 效率。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它活动。如果一个人把大把时间放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就是一个工作导向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享受快乐之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我们需要先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必须选择,选择意味着放弃。

   11. 节奏。预知自己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认这些技能可以通过练习真正掌握,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一口气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一开始制定不现实的计划,是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原因。

   12. 物极必反。不要试图盲目地减少睡眠的时间,也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时间,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尽量帮助别人。

   13. 自我证明。这里面作者讨论了是否需要证明自己的问题,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去花心思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习惯决定命运,这里作者告诫读者要养成“不怕麻烦”的习惯,这样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概念:

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心智模式”就是隐藏在你一切行为方式、思考方式背后的那一段内嵌在你大脑中的“源代码”,它指导和控制着你的一切。

心智模式 - 特点

1.每个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2.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

3.心智模式是指导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4.心智模式让我们将自己的推论视为事实;

5.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

6.心智模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结果,并不断强化;

7.心智模式往往会比其有用性更加长寿。

心智模式 - 形成


元认知能力:人类将自己的思考做为思考的对象的能力被称为“元认知能力”。Thinking about thinking!

共生状态:类似刚出生的婴儿的感觉,无法把自己与周边的世界分开,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


摘抄:

     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让人钦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我当时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直到自己到了30岁才意识到一直按照他说的去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力,而且这些人还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查看全部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0.64861297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