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越高越辛苦,这个局怎么破?
近日,有关“12万元“调节收入税的新闻沸沸扬扬,虽然后来被澄清,但是税制改革,中产阶级作为税收主力是铁板钉钉的一件事了。
自己从年轻已经渐入中年,一直断断续续的在职场打工。随着升职加薪,反而到手的钱并不是成正比上升的。职位的晋升反而代表着工作时间的增多,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但是与此同时,缴交的税金占工资的比例越来越高。我粗粗算过,假设再加薪的话(虽然可能性不大),增加的薪水被拿走更多比例也是可能的。
周末的时候,在书店的咖啡座看完了一本《超实用极简资本论》,有了更深的感悟。
这本书是日本木暮太一所著,日本人的书一向写的比较浅显,很快就读完了。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巨著,我是如雷贯耳,但并未真正涉猎。这本书只是摘要解释,但已经回答了我的长久的一个疑惑:
作为劳动者,为什么辛苦工作而所获不多?为什么工资很高生活却仍然拮据?
朝日新闻社发行的《 AERA》杂志中,曾以年收入 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万+)以上的人群实态为素材,登载了特辑。其中,有“这样的工作内容得到这样的工资不合算”“辛苦”等诸多感慨,也讲到有人因为工作繁重而累坏身体的。
从社会一般眼光来看,这是被很多人作为“目标”的金额。然而,年收入高的人,好像并不幸福。为什么呢?
马云爸爸说“月入二三万的人最幸福”。但按照国内目前的工作收入配比,以及高涨的房价,除了垄断企业,这种人其实是在工作最辛苦的一个阶层,脑力和体力一起烧,负担大,责任重。比如工作,一方面不断加班出差,转手就要把工资还着一线城市的高房贷,就像轮子上的仓鼠一样不能停止。我发现自己也进入了这种模式,或者说在朝着这个模式走去。(虽然还没有赚那么多呢)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的规则。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个规则,不知不觉就“输了”。即使是高收入者,也还是“输了”。
在开始运动或游戏时,没有不问规则就开始的人吧。假如不知规则就开始,就不能使用正确的手段而一败涂地地输给“懂规则的人”。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初次参与游戏、运动,首先会问“是什么样的规则?”参加考试时,也要了解倾向和对策。研究历年题型,学习容易使自己取胜的方法。
但是,我们却往往没能将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劳动中。
按《资本论》所说,工人的工资是按一日维持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来发放的。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劳动者进行劳动以外的剩余价值,成为企业的利润。
所以,你工作的能力越高,你工作时间越长,你的剩余价值就越高。
1. 即使你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始终剩余价值才是大头,留给你的不会成比例上涨。
2. 为了让你创造更多的价值,除非你有意识的觉醒,并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国家和社会是不会让你早退休的。
即使你已经拿到比较高的工资, 有了一定积蓄,但是为了令你“物尽其用”,不会早早退休,不再交所得税,不再为社会创造价值,那这个社会也有很多办法让你不能满足,继续工作,比如:
提高房价,让你为了房贷签上二十三十年的卖身契;
养老医疗并非由社会托底,而是由你个人负担;
虽然倡导生二胎,但是养育成本越来越高…..
还有人民币的贬值,你以为不出国不留学就和你没有关系吗?图样图森破啊…
所以,这也解答了很多疑惑:
为什么一个城市的平均工资基本只够温饱
为什么即使你的收入超越了平均工资,也觉得生活并不很宽裕
为什么很多时候,工资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中国仍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而且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欧洲国家那种高福利全兜底我们只能看看就好。要想拯救自己,还是只能靠自己。
限于篇幅,最后的行动在这里写的比较少。不过只要意识到根本的思想,要正确的行动并不难。
我个人的建议是:
1. 拥有适用于多家企业的能力,拥有独特的竞争力,争取在职场中能做到收入高人群,且能保证工作年限的时长;
2.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就算你做到了第一条,属于职场中的高收入人群,也不要以为自己真的好有钱。醒醒好吧,真的有钱人是王思聪和他爹,我们只是靠劳力(脑力也是劳力)卖命换来,遵循社会规则而不是制定规则的那一群。永远居安思危是有必要的。减少消费,增加资本,才有可能离开跑不停的仓鼠笼子。
3. 重视投资,从尽早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法(这方面我比较失败),现在的社会已经是靠资本赚钱而不是体力赚钱的时代。即使政府打压房价,有资本的人也会从各种其他渠道去以一生百,以百生万。如果在不同的轨道上,就像一条是跑道,一条是火车的铁轨,你不停的奔跑也无法追赶,唯一可能追赶的方式,是跳到他们的轨道。
以上只是列举,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出更多的行动途径。——劳动是光荣的,它让我们学习,上进,在这个社会立足;但是只知道劳动,不停的低头劳动,并非这个社会的真正游戏规则。
多多思考,共同努力。
这是我在一篇文章看到的:
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地“靠劳动吃饭”,既无创新意识也没有专业水准,还不懂投资的艺术,那么此生身处社会最无望的底层便是必然归宿了。你应该找一个短期内收入很高(通常高收入意味着身体极度的透支),但不一定需要什么可持续性的工作,目的只是以最短的时间积攒下第一桶金用于日后的投资计划,在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后,再换一个强度相对不大但具有稳定性的工作,为实现财富累积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这是比较慢而稳妥的方法。当你积累到足够财富的那天,你的人生也应该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资源,足以指导你未来的投资,早日成为“食利者”就能早日离开那个仓鼠笼子。
luoluo出品必精品~
确实
就是就是
这里面有个逻辑问题,短期内收入很高的工作跟高风险高回报一个道理,大部分人并不具备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所以可操作性太低了。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还不如浑浑噩噩的活着,越清醒越痛苦,因为找不到方法。
好巧,我前两天正好也想到鲁迅的那个,在着火的屋子是睡着还是醒着的人更痛苦。
如果可以,我觉得醒着至少还有找到方法的一点可能。
呵呵,我看到这段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做不到。这是给社会精英准备的办法。我认为对于年薪50万以上的人来说,这个办法非常可行,累那么十年就可以享受生活了,重要的是被动收入要达到主动收入的水平。我们普通人就浑浑噩噩地活着吧,被动收入能提高一点算一点。
道理很明白,实操有难度。看到的不一定能达到,想到的未必能做到。所以资本家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被压榨剩余利润的芸芸众生。自身的条件、眼界和持有的资本,很难跳出仓鼠笼子。有些事,比如房子,延迟退休,自己左右不了,这是不得不玩的游戏,就好好玩,有些比如二胎,可以选择不玩,没必要为政府买单。总之往上走很难,所以中产焦虑。
恩,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不要真的以为薪水好像还不错就乱折腾了。
对,社会趋势对小中产不利,咱们早点看清争取多些准备。
你们应该是我说的社会精英啊,或者正在路上,好好奋斗,还是很有希望跳出笼子的。我们这些就是普通老百姓了,薪水很低,消费也低,被动收入能覆盖全年开支就算不错了。
没有,被动收入能覆盖开支,我才要仰望你呢
年薪50万,累十年,拉倒吧,十年通货膨胀多少。50万年薪,十年500万,还不如北京一套房子涨两年呢。所以靠人挣钱累死也到不了资本家,得用钱挣钱。
我也没说用这个办法可以到资本家啊,只是一般的好日子是可以过了。在挣钱的同时,多攒钱,不断提高投资收益,达到被动收入50万,不想干的工作就可以不干了。那些靠钱生钱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不也是辛苦挣来的么~
写得真好,赞!
以前也看过一篇句话,大概是说老板付薪水只是为了让你为他工作,绝不会让你发财。
所以,上班族要早点意识到,工作只是一个饭碗让你不至于饿死,但想要过得体面,还需要再进行思考。
工作辛苦的最大害处是,你的时间卖给了老板,就缺乏自己思考的机会。工作越辛苦,挣的越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就越跳不出老鼠赛跑。靠辛苦挣第一桶金,然后慢慢滚起来发财的模式,没有错,但是其中最质的飞跃是,必须要有让第一桶金滚起来的思路。如果把太多的精力消磨在工作上,或者攒小钱上,格局未免就小了,机会也就不大。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