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跟之前大家讨论过的“赚钱能力和欲望是否匹配”有点异曲同工的妙处。
标题分为两段:
一、钱不是省出来的。
确实,没有一个富豪是靠省钱发的家。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节省的故事,可能深入人心,什么李嘉诚一块手表带三十年啦,某某人的外套穿十年啦诸如此类。如果你相信他们是节省这方面的钱去投资发的财,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了~~
诚然,有些人不太注意吃穿,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在投资艺术品上,收藏品上,可能一掷上千万、上亿。这种又算不算省钱呢?你说这些也算投资,但是哪个富豪变卖这些东西了,肯定家道不行了。这些在他们眼里就是摆设和爱好。
所以,钱真的不是省出来的。
但是我们,我们普通人,在积累的初期,我提倡要节省一些。其码不能月光,要有点积蓄。
二、喜欢的东西要赶紧买下来?
这个就是是否延迟满足的问题。我为什么说赚钱能力跟欲望是否匹配呢?因为这是先决条件!
你一个月挣五千,喜欢香奈尔也要赶紧买下来吗?最后真的会吃土都吃不起~~
我觉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喜欢的东西,可以立刻买下来。
怎么个力所能及?一年收入差不多能预计,节余率定下来,强制储蓄多少,省下的钱再分担到各项花销上。多做预算和记帐对比,就会明白,什么范围是自己力所能及。
如果不花钱,喜欢的东西也不买,挣钱也没有了意义,理财也只是数字,不会变成真正的生活。到了老年,你的记忆里难道要充斥着一堆数字吗?
肯定是年轻时那一袭绸缎的旗袍,风和日丽下临湖而坐的一杯好茶,冬日里热乎乎的栗子,一家人一起远游时的欢声笑语……这些才是记忆的重点,这些才是人生的小确幸。
@红影 如果我是你,那双700多的鞋子,我会买,除非我不喜欢,不入我审美。在能力范围内,自己的心头好都不满足自己,那我们存钱有何目的?爱自己,才会更好的爱别人。
我觉得这个跟年代也有关系,比如那时的富豪,都是苦日子出身,自然节省吃穿,而现在的富人,如盖茨、如思聪,可能小时候条件也比较好,在吃穿上面,不会刻意节省。
我是80后,小时候也不富裕,也算苦日子,我也比较节省,但是我不想我儿子太节省,所以,会跟年代和环境有关系。
在“穷是一种病”这种理论里,穷过是原罪,这些感觉会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有钱之后,也不敢花钱,也不舍得花钱!!
最近一直在想个问题,买房不涨或没理财收益高买房干嘛,最后得出结论,刚需还是要买啊,不然人生的过程少了安定和享受,难道老了再花吗?确实等同看着一堆数字。
能买的起房,有个稳定的家还是有必要的。
我喜欢赚钱,然后把喜欢的东西买下来了~ 双十一要剁手了,幸好之前在多赚那投资赚了一些零花够买件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