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写作#媒体“乱纪元”,自媒体能成为新媒体平台内容救赎吗
自媒体,现如今很热的话题。而各类邀约优质自媒体入驻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微信公众平台等等。各大平台为什么扶持自媒体?
这就涉及到传统媒体、新闻门户网站体和资讯类APP的江湖纷争故事了。
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冲击的挣扎中还未走出,就又迎来移动互联的冲击。如今的传媒江湖,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乱纪元”,堪称媒体“乱纪元”。
但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A是个瓜农,每年都在土地上种植西瓜,成熟后,拿到D家去卖掉。后来,A家隔壁搬来一个邻居B,A家西瓜成熟的时候,B直接拿走了A种植出的西瓜,也去卖。不久,又搬来了C,C也不种西瓜,从A家摘西瓜卖给D。
于是,D以往只买A的西瓜,A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B、C搬来并经常摘A的西瓜卖给D之后,A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而A每年收入减少,但种植西瓜的成本并没有降低。
很多人看后一定会说,A自己傻帽,怪不得别人,他为什么不找B、C,不许他们摘自家的西瓜或者让他们把卖西瓜的钱还给自己呢?
实际上他们经常谈,但始终谈不拢。新京报就不止一次因为转发内容不付费而索赔,曾经状告大众网和一点资讯侵权,并分别索赔百万。
这些年新闻媒体经历了从只有传统媒体A、到出现互联网媒体B,再到出现移动互联媒体C。如今,三分天下的矛盾在于:受众之争、广告主之争、内容付费之争。
二、
传媒的乱纪元中,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生存维艰,而新媒体轻资本运营则发展迅猛。
1、受众之争
传统媒体如电视需要守在电视机前;看报纸需要拿到报纸。互联网需要在电脑前。而移动互联只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所有的事,可以说是一部手机有WIFI就能走天下。
手机因为便携性和多功能性成为受众的首选,也占据受众大量时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跟移动互联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在移动互联占位的资讯类APP,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新宠。
2、广告主之争
新媒体来势汹汹分走大量的广告业务。几十年前,媒体形式比较单一:报纸、广播、电视,三家独大,各种宣传和广告只能在这三家中打转。后来,随着一部分媒体的市场化转轨,一些都市报、市场化电视台等也曾经成为风口上的猪,拿到大量收益。
后来,出现了互联网,分走了宣传和广告的大块蛋糕。
而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资讯类APP成为广告主的新宠,也分走了广告宣传的一大块蛋糕。
3、内容付费之争
新媒体使用技术手段直接抓取传统媒体创作的优质内容,却没有付费。这个问题在PC端互联网时代就没有完美解决,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更加愈演愈烈。
互联网时代,出现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虽然没有新闻出版总署授权新闻采编权,不能自己采写稿件,但他们可以转载、整合传统媒体发布的内容,只需要标明来源,却不用付费,而自己的网站却是商业化运作,能靠转发的信息获得浏览量、又因为有了浏览量,拿到了广告收入。移动互联时代,新的新闻咨询类APP与以往的网站套路类似。
于是,因为新闻付费问题,纸媒与门户网站、资讯类APP经常协商却难以定论。
三、
新媒体大部分是技术出身,而传统媒体长于内容,原本可以互惠互补做一对好基友,但两者相处总有些不和谐的尴尬。
于是,新媒体平台虽然也邀请传统媒体入驻,但不把内容完全依托于传统媒体。而是着力扶持自媒体,打造自己的原创精品内容源。
各大新媒体平台扶持自媒体力度、策略虽然不同,但都是优质内容源的争夺。笔者看来,新媒体平台靠自媒体打造优质内容源,这条路不会顺畅。
传统媒体从业者都经过专业训练,对于新闻法规、隐私条款等非常熟悉,对于政治性内容创作非常专业,对于调查也有秉承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而大部分自媒体从业者缺乏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容易情绪化、聚焦起来容易形成网络暴力。而且如果信息把关不严,就容易出现造谣、传谣等事件。
入驻平台的自媒体带来的内容源良莠不齐、甚至有些虚假信息,如何规避这些信息,打造更完善的资讯平台,各大新媒体平台也是任重道远。
21天写作计划:
第三天:“年薪12万高收入要加税”传谣又辟谣,自媒体在玩“自杀”
第七天: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错过
第八天:少灌我鸡汤,有本事咱好好谈谈钱
第十一天:自媒体时代,我们如何做好内容创业
这两天的内容是行业内的,坚持打卡。。。
对于纸媒来说,新媒体的到来简直是一记棒喝。
原本好好的日子,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怎么说变就变了?
遂忙不迭地开始转型,但真心难过啊。
难过的不是日子,是地位的转变。是心理的落差。对过往的留恋。
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新加入新媒体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