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读书笔记 《打破思维里的墙》:你的心智模式该升级了
本月月初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打破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作者古典老师是新精英生涯创始人,书中引用了很多范例和书籍摘录,通俗易懂,又醍醐灌顶。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目标,和对幸福、成功、成长的更深层次理解。
一、安全感VS恐惧感
我们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三方面:房子、职业、爱情。
对于我来说,房子已有,家庭关系也和谐,目前对职业这一块有着不安全感。对于毕业就进了外企,到现在已经快10年了,职位没有提高过,薪金也是按部就班地每年一涨,工作任务没有压力,这让我成为了职业安全感的奴隶。
怎么打破安全感这面墙?书中指出了6种提升安全感的方法。
1. 在安全的环境下,小范围地冒一冒险
2. 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过于关心你的父母、永不犯错的任务、养老般的工作)
3. 珍爱生命,远离恐惧和负能量的人和事
4. 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写10件你最恐惧的事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做完你想做的事情后打开看看你心中的那些恐惧是否真的发生了)
5. 做成功日志,你就是牛人,启动你的自信心模式
6. 直面恐惧,触底反弹
二、有兴趣VS没兴趣
有多少工作是真正符合自己兴趣的?兴趣的核心,其实是“投入”,将自己完全投入其中了,兴趣会发展成乐趣,进而是志趣。其实有没有兴趣完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书中列举了有趣之人和无趣之人的区别:
在工作中寻找深层次的兴趣很重要,这关乎到每天的8小时怎么过。在我们工作面临一项挑战时,不要用“我没兴趣”来搪塞老板或者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内心在惧怕失败所以以此为借口?
三、掌控者VS漂泊者
即使在按部就班的职场中,你也可以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做一个茫然没有目标的人。如何找到自己热衷一生的职业?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1. 选择职业时,要看穿职业背后的隐藏面,不要因为别人说好,或者看到别人好,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拿出一段时间寻找内心的基准线,然后等到目标出现,马上出手。
2. 千万别做太完美的职业规划,规划时间宜短不宜长,因为受外界变化的因素很多。
3. 看准这个职业的未来价值,这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4. 不要把掌船的舵放在别人手上,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克服职业中的软肋
有目标的人穿越困难航行,无目标的人躲避困难漂泊。
四、社会系统VS自我系统
每个人身上都自带两个系统,社会系统告诉我们,幸福是“比别人成功”;而自我系统告诉我们,幸福是“内心开心满足”。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看到别人很成功,就轻易否定掉自己的努力和内心深处对小确幸的满足感,这样会大大降低自信和自我价值。
书中还指出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毒瘤,我深有同感。
1. 消费主义→对品牌和时尚盲目追求→导致“恋物”
2. 性自由→让不负责的性爱成风→导致“纵欲”
3. 成功学→ 用速成和名利引诱→导致“投机”
所以“幸福是一种转换力”,它能让自我系统和社会系统达到统一和和谐,既能处理好外界的因素,也能倾听内心的声音。
五、你的心智模式该升级了
因为这本书,我第一次接触到“心智模式”这个词。心智模式的来源是三个方面:自然世界(感观体验)、概念模式(从社会获得的信息)、推论和归纳(所受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智模式,但是不代表每个模式都能带来成功和幸福。
心智模式升级的方式就是:不知不觉(混沌)→ 后知后觉(察觉)→ 当知当觉(醒觉)→ 先知先觉(超越)。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心智模式的描述,让你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模式还停留在哪个阶段。
心智模式不断升级,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成长不一定是成功,即使失败,那也是一种成长。
所以,让我们都努力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下一次,准备读古典老师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转移到话题下了
真迅速
刚好上小她了 你的是最新的帖子
这本书是不是开始就讲不要买房 然后拿钱去出去看看。我记得是,读到房子那我就读不下去了,不买房,你试试,孩子上学怎么办。感觉跟作者三观不同
是,他的意思是买房不如投资自己。但也许他说得太笼统了,有时候时机很重要,买房子有时也是一种投资。不过他很多观点你可以结合自己情况看看,有些观点还是值得一学的
很好,发现很多中枪的,我年龄大但心智低,在后知后觉阶段。想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