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名牌真的是买不起。
我有个朋友,老公一年能赚100w左右,她自己是小土豪,印子钱一年能收70+w,家里有林子,一年产的土特产也能赚30-50w,薪水少点儿十几万就不算了。租房住,家里两辆车,没孩子,老人也不用她们给钱,算起来消费能力算我认识的人里面强的。
她最近迷恋两件东西,法兰穆勒(FRANCK MULLER)的全钻表和爱马仕的鳄鱼皮包,墨迹了很久,她老公只愿意给她买10+w的卡地亚,至于爱马仕,除了要钱还得忍得住寂寞,因为即使现在开始定,也要20多个月才能拿到。更何况,几十万一个的包也不是年入百万的人不眨眼就能买的。
我们给她出主意,先不要包,每次老公要送礼物的时候就先拒绝,把“份额”攒着,攒到60w了就说,拿着些年的礼物换个FRANCK MULLER吧。初步估计,什么都不要的情况下,按照现在送礼的节奏,两年应该能带上这块表。
换我,我会放弃这块表,因为有很多替代的选择,2年后你未必还有今时今日想要的那个“激情”。喜欢这个牌子,有很多入门级的款式选择,喜欢全钻表,也有很多十万级别的品牌可供选择。
再说说我,若干年来一直想买黄钻,普通的不知水深浅不敢买,上次狠狠心去看了蒂芙尼(Tiffany),因为大家都知道,全球最好的黄钻都被这个牌子买了,同样的钻T家的保值率明显更高。在国贸的专卖店,我发现艳彩的一克拉左右的黄钻卖30+w,我内心奔过不知道多少头羊驼,30w节约点儿都够我闺女花两年了,我是得多虚荣才能把娃两年的生活费带在手上招摇? 只能放弃这个品牌,托做珠宝设计的朋友下次去比利时帮助寻摸一颗品相大小俱佳的裸钻,连设计带制作,可能花不到1/3Tiffany的价格就能拿下。我省的是什么?就是Tiffany的品牌价值啊。
前天在家看一个在线播的谈话节目,嘉宾是华柱的老板季琦和神童将方舟,季琦在节目里说他已经不在乎一件衣服是200、2w还是20w了,只要穿得舒服就可以,他不在乎衣食住行的“价格”,还说买张头等舱机票,为的就是能舒服睡一觉、安静一点、空间大一点,但可是很多工薪族会算:飞美国的一张头等舱机票可以买一辆小汽车了。他有三个上市公司的股权,他不用算拿一次舒服的睡眠换一辆汽车值不值得,可是换我我会算,为什么?
因为我虽然有这么多钱,信用卡也刷的出来,但我也会算挣回这么多钱需要多长时间,用它来换一晚安睡、三餐精美值不值得,所以,我可能会选择到美国后第一天什么都不安排,在酒店补补觉就好了。
买不起,在我看来就是考虑“值不值”的过程,考虑的越久越全面越说明买不起。买不起不是没有这么多钱,不是付不出来;买不起是即使有钱也不会选择,而不选择的原因不是这个东西不好,而是性价比不够好。
我们要相信,在这个商品社会里,价格一定包含了品质,名牌的质量不一定比某个平价品牌好多少,但你一定要相信名牌的质量一定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