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辣妈班 64747姐妹  4895帖子
发帖
YY来了

我愿意为教育投资,但不包括学区房!

YY来了
YY来了 YY来了 2015-06-03 14:17 阅读(2279)

 

《虎妈猫爸》热播时关于学区房的讨论真是热烈阿,6月是北京地区小学招生确认的时候,之前换房子、托关系、找门路的家长就在等待尘埃落定的结果。其实不论削尖脑袋进了哪家知名学府,真正好坏要等到9月开学才有切身体会。我自己的观点是:教育值得投资,但学区房不值!

 

有人会说,等你有孩子就放不下了。由于有结婚打算,其实我这两年很关注小孩的教育问题,从身边亲友的切身体会,感觉是教育要投资,但是做父母得有自己的思路,别急着一窝蜂地抢什么学区房。

 

现在教育分两派,西式素质教育派和传统体制内教育派。

 

一、传统教育脱不开应试老路

 

体制内教育改革也很多年了,喊了很久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家长们抱怨现在是大人和孩子一起上学的节奏,可是孩子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减轻,减轻的是老师在课堂的效率,而把很多学习任务放到了课下或者培训班上。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在这些学校上学终极目标就是高考,高考成绩是学校和孩子十几年付出最后交出的答案,这个目标没变如何让教育方式改变呢?而且体制内教育的一套考评体系就是要出成绩,学习的成绩、体育的成绩、才艺的成绩,在这个体系内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孩子都无法摆脱这种竞赛般的压力。

 

有人说在国外小学是助跑阶段,而中国家长变成了抢跑。人生当然不是定格在高考,人的成功也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小学时就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后面那漫长的道路孩子要怎么走呢?作家长的能跟他一辈子、督促他一辈子吗?就算能,你的督促又有多少功效呢?

 

关注成绩,关注孩子一时才艺的表现,热衷考级和分数,本质上是教育短视的做法。也就是作为家长,你自己还没有活明白,还不知道人生怎样走才算成功,就把活好、过好的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用一时得失来损害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对事物的兴趣,最后当他们结束高考进入父母梦寐以求的学府,就不知道自己该肿么办了,而这时才是国外的孩子刻苦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的时刻。

 

扯远了。从我对体制内教育不满意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所谓重点小学、非重点小学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的教学思路是一样的,仅仅是教师资格更高、资源条件更好、热衷学习的孩子更集中。如果引导方向错了,反而是教学抓紧的学校让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跟一些顽劣的孩子在一起摔摔打打,反而可能让孩子历练出一点儿野性,成为他应对漫长人生的韧劲儿。

 

所以我不愿意花费巨资买学区房把孩子送进精英教育的象牙塔。但教育从来都不是便宜的,教育是真正的奢侈品,我愿意为教育花钱,花能花得起的大钱。

 

二、素质教育是真正的奢侈品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再走国内高考这条路了。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私立教育,孩子更快乐,但不擅长考试。那就要顺着双语幼儿园、私立小学、国际中学、出国留学这条路走。

 

有人说,这是贵族教育阿,攀比不是更厉害?其实私立也分不同档次吧,有奇贵无比必须拼得起钱的,也有中产家庭能接受的普通档。主要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能接受自己并且保持好奇心。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清华教授的调研报告,他分析了考上清华大学学生的各方面条件,最后得出结论是:家庭环境、个人努力程度等因素都不是影响一个学生考入清华大学的显著要素,而这些学生的智商都在129-131之间。最后他的结论是:家长要勇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好吧,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当父母不要过分纠结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古人早就在教育过分操心的家长,那些为了让孩子进重点拼命的虎妈可以歇歇了。

 

但是我认为教育仍然是重要的。比如管住孩子不让他学坏不如给他更高远的目标,那就要让他看到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然后有动力去获得这样的生活。让他眼界更高、心胸更宽,这些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选择上,为人父母的教化更加重要。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是舍得给他花钱呢,还是愿意付出时间精力陪伴他成长呢?

 

早有教育学家指出现代孩子的很多性格问题在于,与父亲不够亲密。父亲,很多时候包括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问题的重要原因。那么,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爸爸们,愿意放弃一半收入,挪出时间来与孩子相处吗?难道父亲的教养不是比私立学校更奢侈的教育吗?

 

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放长远,对于小学时段的孩子,身体发育、性格形成、习惯培养、兴趣保持是最重要的,做这些你拿不到可供炫耀的成绩和证书,收获的是孩子的笑脸和让大人无可奈何的忙乱。愿意接受这一切是你最奢侈的决定。

 

三、为什么高价学区房更容易买

 

从我们的消费习惯来说,学区房再贵也愿意购买其实是有心理误区的。比如有家长就说,买学区房不会亏,因为这不是消费是投资。孩子入学了就可以把房子以更高价格转手给接棒的新家长,自己反而能赚上一笔呢。但是如果给孩子报了高价的私立学校,(这里不说贵族学校)一年几万块的学费花了就是花了,曾经有个朋友给孩子上双语幼儿园,四年下来花了几十万简直沦为笑柄。大家会说,你花了这么多小孩上学能比别人考得分高吗?这么多钱都够买多少名牌包了。

 

说白了还是我们不习惯为服务花钱,只愿意为实物买单。殊不知房子也不是固若金汤的资产,何况建立在政策优势上的学区房,政策这种无厘头的存在就是市场中的黑天鹅,《虎妈猫爸》中房子买了因为政策变化又让孩子晚上学一年,而现实中很多小学是必须入籍5年以上才有资格进的,而且5年内一套房子只能有一个小孩入学,如果家里有两个娃,是间隔5年再生,还是买两套学区房,做家长的想好了吗?

 

现在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我家附近的小学初中就进行了大力度合并与联合。很多过去死命挤的学校教改之后资源没有那么好了,很多原来一般的学校与名校联合办学反而也不差了,所以学区房投资还是有风险,决心走这条路的家长们还是要打探清楚,并且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又好又赚的事情不能长久,如果愿意为教育投入就准备好时间精力、真金白银花吧!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9)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0.76877593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