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入4w5才算中产阶级,我觉得那些数据背后的才要思考!
第一次尝试写评论性质一点的文章写的不好,一点浅见。
近日,一条关于中国中产收入标准的新闻在网上被众多媒体转发热炒。报道称,普索金融服务团队公布了一份关于北亚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产阶级调查显示,中国大陆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合6858美元),这一数字在四个地区中排名第二,超越了台湾和韩国。
过去,网上热传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是个人月收入2万以上,有自己的车代步,已经被网友吐槽为“拖了祖国的后腿”。如今这份调查把中国中产阶级门槛又拉高,让广大网友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在拖后腿,别说腿,连脚后跟都摸不到了。”
这份报告真的靠谱吗?
事实上,这份报告并不是一次广义上的调查,它的调查对象是“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的人群”,那么这个调查对象的确立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并不知道
同时,这份报告并没有明确显示,调查的范围和地区,中国内地地区这个指代词的地缘性太广了,谁都知道,中国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完全不同。
在小城市月入5千就算不错,月入1万就算高收入,在小城市能达到这个收入,有房有车有地位,妥妥地算当地中产,但是这绝对没有月家庭收入4.5万元那么高。但是如果是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呢?是不是只能呵呵一笑?
别一笑而过,重要的数据是这些!
当然别以为这份调查报告只有这些“搞笑”因子,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数据吧:
调查也显示出中国内地中产阶级对“成功”与“财富”的认识,流动资产达人民币150万元的中产阶级中有71%认为自己是成功的。
从调查数据看来,中国内地的中产阶级认为,要实现长期经济保障,存款需要达到人民币770万元,而平均资产达到人民币1,240万元才能算富裕,而另一方面他们平均每月为退休储蓄仅6,423元人民币,除去其他投资收益及货币通胀等因素,若要达成1,110万元的存款需不间断积累超过100年。
关于退休储蓄工具的使用,73%的中国内地受访者会通过股票、基金的方法。相对而言,中国内地中产阶级又是最少运用银行固定账户作为退休做储备(41%)。同时将近一半的人(48%)认为达成财务稳健的主要靠运气。
数据背后,突显家庭理财方式风险问题!
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影响最多的是其实不是个人,而是家庭。中产阶级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庭资产配置的问题上,我看过一个“四三二一”原则,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而中产阶级所处于的年龄段,也是人生中众多事件发生的密集阶段,子女教育准备金,父母赡养准备金等各种生活准备金较多,个人发展最大化,我们也要认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以高风险的理财方式来面对生活,生活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基金、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只能作为家庭投资配资的很少一部分,更不能够将此作为主要的资金积累方式。
同时,从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内地中产阶级的理财方式比较单一,对于全新的理财方式的尝试度比较低,当然也可能是这份报道出自与保险业之手,最新的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理财方式完全没有。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对长期理财规划意识的缺乏,仅靠运气来进行理财规划,会让他们在遭遇经济震荡,或下行周期时面临巨大潜在风险。
到底什么是中产阶级,更多是一种心态!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给中国中产阶级定的标准,中国中产阶级包含五个条件:1.年入1万美元-6万美元;2.生活在城市里;3.年龄在25到45岁间;4.拥有大学学位;5.是专业人士或企业家。当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中产阶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但是,到底什么算是中产阶级,一直没有一个定论。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中产阶级应该是一种相对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心态。
而我也会努力的奋斗在走向中产阶级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