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表扬,你做到了吗?错误的表扬,你给过吗?
但表扬多了,觉得很有可能有矫枉过正的趋势。让我感觉到过多的、不必要的鼓励和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利的。
他们有可能会太过在乎他人的感受,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而去做某件事,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去做。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和评价中,也常常暗含了期待,孩子出于本能的对父母的依恋,会去实现父母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迷失自己。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教育的目的,我希望我能够更客观更适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有属于他自己的愉悦感受和成就感体验,而不是完成他人的期待。
那么,什么时候该表扬?什么时候不该表扬呢?表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在尹建莉老师的公众号中看到一篇文章,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考的方向和答案。
文章题为《内心有爱,孝顺自来》。文章开篇,就说到,夸孩子“孝顺”,是给孩子贴标签,这样做会让孩子迷失,会偏离他心中最真实的感觉,说不定也会给他无形的压力。
正是这个开头吸引了我,因为这和我的预感是一致的。各类育儿宝典中都常常说,“不要给贴标签”。原来,如“孝顺”这样的“正向词汇”也是贴标签呀!
那么,什么叫“贴标签”呢?我觉得,就是针对某件事,给出概括的、笼统的,关于整个人的性质的评价吧。那么,还有什么样的词汇,是关于性质的呢?好多呀,最典型的就是听话、懂事、孝顺、聪明。孩子很有可能因为被家长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而压抑和不接纳自己的“调皮”“物欲”“好奇”“沮丧”“失败”“有限”等等,还有创意性思维、自己独立的见解。
正君老师是如何回应孩子“孝顺”的行为的呢?
1.没有特意夸奖,只是愉快的接受和享受,比如,说谢谢,放手让孩子帮忙做家务。2.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你给奶奶留好吃的,你肯定很喜欢奶奶呀,奶奶一定也会开心的。”
当孩子出现一些看似自私的行为的时,家长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家长要理解和尊重,不需刻意“纠偏和洗脑”。当孩子某些“自私”的行为让家长感觉不舒服时,但可大方的说出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不要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和贴标签。
总结一句话,无论正向或者负面的评价,都不要笼统的给出标签式的评价,而是应该对事不对人,尽量具体描述,你看到的事件,孩子做了些什么,说出你的感觉,或者和她核对你猜想的她的感受。这也是对孩子做到接纳和允许的要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