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复利的传奇被现实通胀击破: 如何拯救财富
关于理财,我认为一个人从理财小白,到理财行家,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月光族到储蓄,这个阶段是以节流为主题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量入为出;并且尝到储蓄的甜头。
第二阶段:不再满足省下的几两银子,开始转到理财领域,对各种“钱生钱”的游戏异常感兴趣,如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各种宝宝,甚至是P2P等,大家在收益率和风险中权衡和取舍,但无论是固收类产品还是股票等浮动收益产品,风险总是存在的。大家经过几次二级市场的黑天鹅事件或者本息兑付出现问题考验之后,通常会变得谨慎,但如若下次再有个新的产品出现,这个过程恐怕还是要再经历一次的,人性本身的弱点绝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换条蛇来就立马不记得了。不过,现在的情况却是,风险一点儿没少,固收类的收益大幅下降,储蓄的年利率已经到1.5%。
第三阶段:直到后来,你终于知道了本金不多的情况下,收益率再高也是枉然。鉴于财富增值=本金*利率*时间,于是你又幻想时间带来的复利效应,有人热衷于计算多少年后,10万,100万会变成多少。而复利的传奇真的只能发生在理财启蒙书里,如今全球央行放水,货币超发,实际通货膨胀率奇高的情况下,指望着每年5%的理财收益带来的复利,无异于脑袋被门挤了。
当你意识到这些理财误区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开始打理自己的财富呢?
如何才能进入理财的更高级阶段?
财富增值=本金*利率*时间
请重现再来考量这个财富增值的公式。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刚毕业工作或者新组建小家的80后和90后来说,我们不会立马获得一辈子的所有财富,如果我一生可以赚到总额500万的货币,这些钱将在未来40年中分散到每年、每月进入我的现金流账户。那么,如此一来,你的本金积累是逐步增加的,而且呈现一定规律:35-45岁,将是大多数人收入的黄金十年。
1
我们能在本金上做什么文章?
a. 增加本金的增长量,提升本金的增长速度:早点儿赚到更多的钱,赢得更多的时间效应。尽量在收入黄金期的十年里赚足一生的基本花销费用(包括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等),因为50岁之后赚钱,对于一般劳动者而言,会变得日益困难(如果是政治家,50岁到中央上任,才刚初出茅庐)。
b. 控制好花销,不要过早的把第一桶金消耗在于人生长期目标无意义的事情上。如果是投资类消费,越早花越好;如果是单纯的享乐消费,可以有计划的延后。
c. 保存住本金,使其不在过早的时候遭遇重大投资失败。比如股灾、放高利贷跑路、和朋友合伙投资失败等。
2我们能在利率上做什么文章?
在理财投资领域,利率只是一个百分比,但我觉得利率是一个杠杆,这个杠杆可以很小,比如1.5%的存款利息,4-5%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10%的P2P或信托收益率,但这些都是小杠杆,能抵御下部分通胀压力已属难得,根本不足以撬动人生的财富。所以,请把目光集中在“高利率”的事情上,这里提到的“高利率”绝不是诱导大家去投资高利贷,或者满仓上杠杆去赌大盘。那些高收益的背后是极度不确定的高风险和大陷阱。你要聚焦于稳稳的高利率投资上,那什么才是这样的优质投资呢?
a. 提高工资收入增长率。每年10%的理财年化收益率难上加难,但是对一个有能力的职场人来说,每年提高工资20%不是难事。如果升职、跳槽,收入翻倍也说不定。这显然是一件高利率的事情。
b. 关注各种投资机会,锻炼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眼光,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为什么违反分散投资原则?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根本没有过多的闲钱去投资。然后,你还希望每个篮子里都配置上鸡蛋,一方面精力被理财牵涉过多,另一方面,即使你获得了收益,因为本金较少,也是寥寥。而且,很多事情你以为自己用多个篮子策略规避了风险,却不能不知道系统性风险根本不是我们可以躲得开的。举个栗子,股灾时遭遇千股跌停,谁管理买了那只股票:要跌,一起跌,要赔,一个都不能少。有人说,我不敢在一个领域投太多啊,那是因为你根本没有锻炼投资能力和眼光,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决策毫无自信可言。分散可以,分散尽量规避系统性风险,而且分散也要有度,过度分散毫无意义。这个话题我在之后的文章中,还会继续提到的。
3
我们能在时间上做什么文章?
张爱玲说,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财富亦然,怎么把拥有财富提前十年?
a. 尽早提升自己的财商。巴菲特6岁时,每天放学第一个从教室跑出来,他不是和小伙伴去踢球,也不是饿了赶着回家吃饭。人家是从爷爷的小卖铺进可口可乐,摆个小摊子在同学们放学必经之路上卖给他们喝。这样的财商让人惊叹称奇。如果你可以20岁接触理财,就不要30岁再做这件事。如果你10岁能开始学习记账、懂得量入为出、学会储蓄,就别等大学毕业再开始。你说,我都30了,怎么办,那就赶紧开始啊!而且,你要开始培养孩子的财商,让他/她学会打理自己的零花钱、打理自己的物品,控制购买欲,懂得把压岁钱投资出去,给孩子创造一些开源机会等等,这些都是一个30多岁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b. 尽早获得可支配收入。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时间大致在23-25岁(读研的太多,真正产生正经济效益有限),早点赚钱对于家庭和个人都是好事。这件事开始的越早,越会培养你对金钱、经济、社会和国势的感觉,也会一定程度上把你的理财启蒙期提前。
c. 理财是场马拉松。坚持理财更重要,复利随不足以给人生带来衣食无忧,但至少可以覆盖一部分生活花销,切勿放弃。
综上所述,理财对于35岁以前的年轻人来说,你做哪些事情是最有效、最有价值、也最稳妥?
投资自己: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发觉最稳妥、最受益、最抗跌的投资方式。所有能提升自己的投资都是值得付出金钱、精力和时间的。比如,国内MBA课程对一个从事商业或管理的30岁小主管,将是未来升职加薪的重要机会和筹码,10万的学费,2年的业余时间,能换来10年,20年的职业发展,这就是比存银行或者买股票值得。即使你没有那个魄力,每年坚持认真读24本专业书籍(平均每月2本),投资1000元,这是每个人都能拿得出来的。再比如,我参加和君商学,一年的学习费用7000元,再加上这一年买相关书籍、参加和君活动等社交,一年一万元的自我投资费用,加上大部分业余时间的学习,我的收益远超10%的高风险P2P。
锻炼自己的投资眼光,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比如十年前买房、八年前开个淘宝店、五年前刷粉玩微博,三年前在微信好好运营几个公众号,或者你投资一支你看好的行业的领头羊的股票,敢于做一个忠实的价值投资者,不对起伏跌涨牵动全部心智,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产业发展、财务报表、经营现状这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营上来。那么,你将收获一朵“时间的玫瑰”。
这个才是正能量,比起那个什么一个月就花销几百元的,好太多了
35了,写得真好!有理有据,有专业知识有实际品评!谢谢nannan同学带来这样一篇好文!准备换工作,争取把握nannan说的十年高峰期
每年增长20%太难了,能10%就不错。很喜欢:
“c. 理财是场马拉松。坚持理财更重要,复利随不足以给人生带来衣食无忧,但至少可以覆盖一部分生活花销,切勿放弃。 ”现在的每个月的理财收入,覆盖了一部分生活花销。还有一点,靠平安好医生,赚到了一些生活用品。
太值得学习了!请问楠楠的公众号是多少啊?
谢谢亲,我是女孩纸,woshinvhaizhi~~偶的公众号哦,目标每天都原创哦
工作二十年的前辈工资就比我多两千,体制内就是这么无奈
不错,果断收藏
好赞~
热剧《欢乐颂》给朋友圈来了次刷屏,各种分析随之而来:剧中人的阶层分析,爱情方面谁适合谁,给“五美”的理财建议等等,但我追剧一周,发现短短一部剧,内有家务琐事,外有人生百态,不妨细细品。
家人之间 ,到底要不要一直“帮”?
樊胜美的父母和哥哥对她的盘剥让她窒息,也默默的改变着她的人生轨迹。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必要做圣母,哪怕是家人、亲戚也不要被人绑架。我周围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或是孩子吸干了父母,或者是父母把儿女榨干,或是兄弟姐妹之间隐藏在接济帮助之下的巧取豪夺。樊胜美的哥哥觉得她是家里唯一一个混大城市的,就应该给自己收拾那些烂摊子。而她的父母也非常拎不清,一味用女儿补贴儿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惯常思维:五个手指还不一边长呢,孩子们之间就应该无条件的帮助、接济。
错最初在樊家父母。每一个逆子背后,都肯定有一对懦弱、拎不清、无原则、只知道傻傻委曲求全的父母。根源就是他们一味的纵容、迁就和支持(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他们没有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独立的人格,而是认为所有的子女都是自己棋盘上可以随意放置的棋子,我可以拆东墙补西墙,我可以掠夺补贴、道德谴责,无所不用其极。就像樊母一直说,他是你哥哥,你帮帮你哥哥。但是是否超出女儿能力,这些她不关心。
西方社会和家庭在这方面会比中国好太多。以前我们认为“十八岁就应该离开家独自生活”的西方式亲子关系太过冰冷,养儿要防老,还要养老送终,怎么就让他独自离开家生活了呢?但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的二十年里,有思想的中国人越来越认同这种观念。城市父母退休后大多有退休金,能够在经济上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无忧。一旦经济独立出来,便可不再以儿子防老,父母有了脱离子女的物质基础。但目前国内城市就业等问题,导致的更多的是子女要依赖父母接济存活。所以,不管是年轻父母还是中年父母,都有给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你把他/她当成合作者,他/她就是你的完美搭档;你视其为宠物,他们就一辈子赖在你怀里。
2、贫富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安迪和曲筱绡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废话和一针见血。安迪的台词从未有过啰嗦,曲筱绡总是一句话洞察到事物的本质。比如,曲筱绡和众人说魏总不适合安迪,而另外三人皆不同意时,她说,你们不要用自己的条件看,给你们魏总还是包总你们都赚了,但安迪不同,她的条件太好了。你们这些人条件差,不要以己度人。这几句话说的,要是搁在现实生活里,估计友谊小船开始晃悠了。
我们总在说穷人思维PK富人思维的区别。其实,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富人的资源比穷人充足。当一个人可调动资源长期充足,他的思维也会和别人显示出不同之处。首先,富人的时间价值比穷人高,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过度沟通上,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效率,就像安迪从不说废话和曲筱绡总喜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一样,他们不喜欢反复解释,甚至无需别人的认同,因为时间成本太高。
而反观穷人,他们喜欢
关于关雎尔和
明天,你好!
樊胜美:正确的消费观有多重要
医院手术室前的一幕
邱莹莹和微微
2、贫富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安迪和曲筱绡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废话和一针见血。安迪的台词从未有过啰嗦,曲筱绡总是一句话洞察到事物的本质。比如,曲筱绡和众人说魏总不适合安迪,而另外三人皆不同意时,她说,你们不要用自己的条件看,给你们魏总还是包总你们都赚了,但安迪不同,她的条件太好了。你们这些人条件差,不要以己度人。这几句话说的,要是搁在现实生活里,估计友谊小船开始晃悠了。
我们总在说穷人思维PK富人思维的区别。其实,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富人的资源比穷人充足。当一个人可调动资源长期充足,他的思维也会和别人显示出不同之处。首先,富人的时间价值比穷人高,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过度沟通上,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效率,就像安迪从不说废话和曲筱绡总喜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一样,他们不喜欢反复解释,甚至无需别人的认同,因为时间成本太高。
而反观穷人,他们总是喜欢征求别人的看法和建议,用过多的时间解决思想的问题,等到该行动的时候早已筋疲力尽了。这就是为什么曲筱绡执行力如此之强的原因了。
所以,穷人和富人看似是资产不同,其实整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月薪3k人是无法读懂年薪300万人的世界的,正如后者不动前者的困惑一样。
3. 朋友找你借钱,你会下意识说什么?
樊胜美爸爸住院急需用钱救命,樊母跪求小曲无果,不让卖房,继续逼女儿借钱,樊胜美求助魏总。魏总说,可以,我们谈一下抵押和利息吧。他还特别说明,可以变现的固定资产才可以当作抵押。利息就按一般私人借贷的三分利(年化36%)算。
换作我刚毕业那会儿,肯定觉得魏总这人不厚道。这才真实啊,富人也要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和投资收益,他们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更强。樊妈妈立马就说,都是朋友嘞,还讲这个啊。结果根本没人理她。她觉得全世界都可以无偿帮助她家渡过难关,就像自己孩子一样。
借钱一事一直敏感,尤其是朋友之间。有人不借,最后友尽;更多的是借了不还,最终友尽的。我听过几个智慧的解答,马未都说,他会拦腰一半直接送,好像钱钟书也有类似的说法。魏总的解答算是当下社会的另外一个解。再次感慨社会的现实。
4. 明天,你好:给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你
我刚毕业去北京工作,一段时间我出租屋每天必放的背景音乐就是牛奶咖啡的这首《明天你好》(本篇背景音乐就是它)。看到邱莹莹和关关,我立刻超有共鸣。大城市里的外乡毕业生,渺小的如尘埃,思忖着扎根在这片土地,现实必然是残酷的。
这是移民问题,每个国家每个时期的第一代移民都相当不易,把自己的根从故土生生拔出,移入陌生的城市甚至国家。美国的淘金热,中国的闯关东,当代的农民工潮莫不如此。留下的终究少数,但拼搏的精神值得颂扬。不管怎样,明天都是新的一天。邱莹莹会振作起来,关关也会努力留下来,生活日复一日的继续着。
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