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置业篇:郊区一手OR 市区二手?
如今,同事聊天,同学聚会,主流网站铺天盖地都免不了房价,买房的话题与板块,有时会感叹在国内生存压力之大:没买房的想买第一套,买了小的又考虑置换大的,小孩大点又要考虑学位房,现在还说要出台房产税还有70年到期后补交土地使用金……我勒个去,心好累……但是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真是免不了房子的俗套,今天我也来说说我这5年的买卖房子的小体会吧
背景:广州土著一枚,工作居住均在市区
首套 全额郊区房一手2房单位 投资用途
5年前,单身,风尘仆仆地从国外外派归来,经历了一年异乡打拼的不易,不知怎的
回国后买房理财的意愿特别强烈,于是开了股票账户,买了基金,还搞了点纸黄金和投联险试水……但最最渴望的就是拥有自己的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那时对于买房毫无经验的我,和父母一起看市区的二手房,最后因为看中的房子业主临时反悔没买成,无独有偶,中介当时同时在主推一个番禺郊区的楼盘,此楼盘当时是政府的形象工程,还记得我们当时是只能看户型图和样板房无法见实楼,现场已经哄抢一片,于是大脑发热看了两次就下订了。由于我家一向不喜欢贷款,此房在郊区比市区房价要便宜,当时全额就可以支付完毕,于是,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全款买了,但是买了4年内基本都是用于周末度假,去年年底放租了半年。
二套 商贷市区二手房3房单位 自住用途
去年年底,由于父母年纪比较大了,原来居住的房子是天河区楼梯房,于是想在市区买多一套电梯的房子用于他们养老,他们陆续看了大半年的市区房子,最后看中了一套海珠区的10多年楼龄的房子,最后我就去看了一次,第二天就和业主签约了(^_^我每次买房都是冲动派,不过买房确实需要一点冲动,思前想后很容易一直买不成),现在想想当时冲动有当时的好,买的时候是去年5月,房价在9月左右快速飞涨至今,而且当时业主急放,比同户型便宜了将近20W,人品爆发!!
今年年初,把首套的郊区房卖出去了,广州有限购规定,广州本地户口最多两套房,于是首套卖了,想把名额腾出来,有打算和老公以后再搞一套
相信不少人在买郊区一手还是市区二手之间犹豫纠结,作为一个两样都买过的过来人来说,我谈下我的体会:
1.时间成本与生活成本:番禺的郊区房有地铁就在家门口,但是距离上班的天河区接近45
分钟,PS:黄埔区和天河区已经算是番禺比较接近的市区,有些小区的邻居在白云区荔湾区上班,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2-3小时,往往6点多就要出发,晚上7.8点才到家,更别提还要回家做饭带小孩的 ,已经累趴。而且在郊区生活没有小车确实不方便,出去吃个农家菜还得打车啥的 。遇到家里什么家电维修之类的,厂家师傅一听这么遥远,要么就加价要么就拖着慢慢来,当时收楼要装些家里的小配件之类的 ,都得费不少时间出去买。虽然我不在郊区房居住,但也总会听到些市区上班的邻居抱怨每天来回确实挺累的,感觉是个双城生活。相比之下市区的二手房子,周围配套相当完善,不要说医院学校超市这些多,就连小店五金店之类的也一应俱全,下班逛个街吃个饭悠悠闲闲地回家,上班就半小时左右的事情,体力上节省了不少,而且由于配套完善,人工费用或者购物费用就很透明,如果是郊区的话,可选择性相对较少,买东西使用服务明知道是贵了还得接受。
2.增值保值:可能是我首套投资失败,5年后郊区盘只能是微赚的情况下卖了,因为涨幅很小!而我的二手市区房,这个月为止买了一年多点,按照现在的市面价涨了40万左右(当然当时我买得比较便宜,除去这个因素,涨幅有25万左右是稳稳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正如李嘉诚和赵薇说的买房最重要是地段,哪怕买的时候是贵点,但是地段好的楼盘出手的时候是会有人排队买的。这套市区二手房周遭是成熟社区,双地铁,附近幼儿园,小学医院一应区全,是学区房。纵观我的郊区盘,楼盘小区相当大,而且整个发展计划是10年以上,我持有的五年内,新房售卖和二手房售卖同时进行,但新房价钱没有和二手拉开很大差距的时候,二手是非常难卖的。另外一方面由于小区非常大,你在放卖的同时,小区内同户型的也有一大批在放卖,其中不乏急卖(急用钱的)还有刚需置换的(非广州户口只可以买一套房产,置换成市区学位房的),因此总有些人价钱放比较低,在一手和偏低价二手的双重夹击下,你价钱不可能很快涨起来,除非你二手库存也卖得差不多了,周遭的一手单位远高于你时,你才有卖得比较好的价钱的可能,但是!郊区是什么?是还有很大片可开发盖房的地,只要周围不停建一手,量又比较大的时候,你得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一手二手单价拉开的距离?要知道郊区随便一圈就是一块空地呀。相反,市区通常新盘已经很少了,而且就算有,现在的房价都要去到3万多以上,因此你有可以转卖的空间和利润在。
3.配套与规划:市区的就不多说了,通常比较完善而且明朗。但是郊区的由于是开发阶段,就算买房时候的规划图和你说那是绿化那是学校,但往往变数很多,而你却已经买了。我买的郊区房算是比较好的,里面已经有名校进驻,但我看了一些朋友买的当时号称是学位学区房的房子,小孩快读书,学校都还没盖起来的 ,那个苦啊,要知道当时有的就是为了小孩读书用尽积蓄买的一套啊。此外,如果遇上附近要建什么垃圾焚烧厂,发电站,还有周围工厂偷排的情况,那可是相当惨滴,现在这些地方的选址很多设立在郊区,当时设个垃圾焚烧厂我们楼盘距离其中一个选址很近,我们还联名反对,想想都心累,幸亏最后落址的是另外一片的郊区楼盘^_^
4.新房和二手房:有些朋友是坚持要买新房不喜欢别人居住过的二手房,这个我可以理解。但在现在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的年代,对于想买新房的年轻一代,可能更多只可以买得起郊区的一手(然而现在郊区的一手也已经不便宜了)。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知道二手房前手是没大问题的(例如不是凶宅之类的),其实你只需要多花点装修费重新装下,旧房都可以很漂亮很温馨。室内舒服,周遭完善可以减少以后换房的折腾,比较一步到位。在买这套二手房的时候其实我有看中天河区的一套2房的,70几方的,但是前手装修得很漂亮,当时的价钱只比我现在买的这套3房的便宜个10万左右,相反当时我第一次看这套的时候我并不怎么特别喜欢,因为前任保养很差,装修陈旧,但是方数却大了20几个方,总价才贵10万左右,但我父母非常喜欢(因为3房比2房好),于是我自己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装修的事情其实是最容易解决的,只要花点钱进去算随便重新刷刷整个感觉也会差很远。因此最后挑选了这套,现在想来是很明智的,装修问题不是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那句,地段配套决定增值保值程度。
叽叽歪歪又说了这么多,因为看到小她里面有些朋友在纠结郊区和市区的选择,我也就谈谈我的个人体会,而且我发现我郊区盘放盘后的刚需业主,无不例外地都是卖了置换成市区二手的,但在郊区附近上班的除外,都是小的换大的郊区。
其实关于房子这个TOPIC还有好多话想说,例如全额和贷款的体会,还有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思考这些都是我这5年内折腾了两套房产的体会与总结,哎呀,太多可以谈的啦,就此结篇先………

向首都人民致敬,觉得能在北京上海深圳买的都已经很牛X![[鬼脸]](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gif)
我也想买套市区的二手房,开始二手房首付太高了,买不起。我们这号几年前的电梯房,在市区的都要2W+,电梯房公摊又大,真是难啊。好心塞。。。
是的,所以才会出现郊区一手还是市区二手的纠结,量力而为落,也不要搞得太大压力
是的,后面的11万也算捡的了。
我不喜欢住上海市区 都是些老房子 拥堵的马路。我更享受婚后浦东近郊的生活环境 哪哪是新的 哪哪都宽敞 多好。衣食住行一样便利。当然浦东的房价也不低了 也要4-5W/平。
哇,你买时4300估计比较早买,那边的二手能去到22000?那真厉害!我入手的时候楼盘已经过万,我不在3号线方向,我在4号线方向,五山那边具体不知道你什么位置,但是那边也是学区范围,2万多是 楼梯还是电梯,楼龄多长?我还经常和我老公说,要知道珠江新城发展得这么好,当时07.08年左右也是1万左右一方,如果以前入手了那,现在都翻了4.5翻了。。。。。哎,还是继续一起努力赚钱钱好了![[鬼脸]](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gif)
明白,你的 观点也是部分朋友的观点,郊区优势是房子新,空气比较好,而且都是楼盘小区的设计,所以有一部分人是喜欢这样选择,特佩服北上深的朋友们,一朋友本来是广州的,后来因为工作调动调到上海,卖了广州的房子,打算够3年就在上海买一套,结果去年开始又有新政说外地户口要5年才有资格买?同时去年楼市再度爆发,他都担心今年9月够资格的时候钱又更缩水了。。。
楼主买了广州哪个盘呀
我现在也是在看第一套房,希望能尽快买到合适的
支持,买了第一套很容易就会有第二套,
先有了第一套再说
恩,地段很重要。周围环境方便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