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思维”和穷人的“懒”才是杀死他们的真正凶手!
今天中午看到二小姐不乖转载了一篇文:凤姐:甘肃一家6口服毒自杀,绝望比贫穷更可怕,很有感触,又有一个悲剧发生了,我心里很难过! 大家悲痛之余都在纷纷议论,有的说国家为什么不扶贫?有的说为什么二口子不出去打工赚钱?有的说既然这么穷了为什么还要生四个孩子?还有人说那母亲有心理问题才这样的,回贴中都可怜那被母亲杀死的四个孩子。其实大家都没有说到重点,到底是贫穷使得那位母亲绝望了而自杀还是有其他原因?
以前听过一个扶贫的故事:一个贫穷县给每个县干部分配了扶贫的指标,去帮助最穷农村里的最穷的人,有一个干部就用自己的三百元钱买了一只母羊交给了那个最穷的穷人,让他每天出去割草喂羊,等母羊生了小羊后可以卖羊奶赚钱为生,然后继续喂小羊,小羊长大了卖掉公羊留下母羊,然后几只母羊继续生小羊,这样循环往复一二年他家就会有一群羊了,用卖羊奶的钱就可以使自己过上好日子啦。接受种羊的穷人千恩万谢地把羊接过来,然后才喂了一个月就忍不住地把羊杀了给吃了,等转年那干部来村里看他羊养得怎么样了才得知母羊被杀,然后穷人又求那干部给他再买只羊,他发誓不再杀羊吃了,但那干部摇摇头走了。。好象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上面这二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穷人之所以穷,其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那种“穷人思维”,是那种没有知识的“短视”,是那种“急功近利”思想导致的。
如第一个例子中的母亲一家,既然那么穷了为什么不二口子一起出去打工赚钱先积攒了一定的家底了再生孩子?第二个例子中的穷人,没有羊的漫长的穷日子他都能挨过去,有了羊后就忍不住馋非要把他的“原始资产”给杀了?
《富爸爸穷爸爸》里讲的穷人思维方式就是:打工赚钱,然后消费,然后再打工赚钱,然后再消费,这样即使这一辈子再勤劳也最终积攒不下自己的资产,所以才会一辈子受穷。而富人思维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把打工赚钱的收入先存入一部份,剩下的再消费,这样时间长了存入的资本越来越多,然后把这资本再购入资产或做个小买卖再赚钱,这样资本会越攒越多,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成了富人了。
按说咱们国家每年投入的扶贫款已经够多了,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在贫困地区捐学校、捐电脑、捐图书,但如果他们那个地区的人不改变穷人的思维方式,那么国家扶贫款给的再多也救不了他们的贫穷,所以有句老话叫:救急不救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捐赠的学校再多当地穷人不送孩子去读书也白费了爱心人士的好心。
人性本来就是趋利避害的,所以才造成了很多人的短视,孩子才上了几年学就让其出去打工不再让她读书了,孩子读的书很少,那么最后走的路还是父母辈走过的穷路,女孩子年轻轻地就嫁人了,年轻轻地就生孩子了,生完了孩子也不懂得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然后孩子最后还是走了她的老路,这样一辈一辈地穷下去,这种思维方式底下的穷人仅靠国家每年的扶贫款能使他们过上富日子吗?
国家领导不可能不知道贫穷地区的情况,每年也拨款去扶贫了,但不能因此国家就不外交了?就不去支援国外灾区建设了。这是两码事,不能因为咱们国家还有贫穷的人们就指责国家的外交手段和外交政策。
现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过上富裕的日子哪里赚不来钱?关键是什么?我认为穷人之所有穷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穷人思维,还在于他们的懒。我这里的懒不是指的他们四肢的懒,他们确实很辛苦地出外打工赚钱,每天早出晚归很勤奋地工作,但他们工作时动脑了吗?对,我说的就是这个,穷人的懒是“懒得动脑!”,懒得动脑筋琢磨工作上的事情,懒得动脑筋读书学习新的技能,他们“懒”才使得他们从年轻到老都干着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到老了干不动了就只能靠下一代人养活了,所以才越穷越生孩子!
从以上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穷人思维和他们的懒得动脑筋学习”才是杀死杨家一家六口的真正的凶手!
我周围很多从穷乡僻壤来的人,有修鞋的,卖煎饼果子的,卖烤红暑的,卖豆腐脑炸油条的,他们都是拖家带口地来,在我们附近小区租很便宜的平房住,靠着自己的辛劳慢慢地有了家底,还有人买了车和房,上学期我们小区修阳台招集住户开会,开会人中居然有二户就是这些人中的,我们小区的房子不便宜呢。
环境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广东聚集着大批穷地方出来打工的人,其中有人打着打着就自己成立公司了,但也有大部份人一辈子打工,还有在广东打不下去工了回乡继续守着那穷日子的,其实大家的起点都一样,都是穷人,但有的人走着走着见到公交车就上去了,而有的人还坚持自己走路,而上了公交车的人就有机会见到火车然后再上火车走了,但上了公交车的人也有一辈子只上公交车见了火车不上的,而上了火车的人也有见了飞机就上飞机了,也有上了火车就知足了不再上飞机的人,起点一样的人,最后差距就这么越拉越大!
因为穷人没有安全感,怕老了没人养或者人少了养不活老了的自己,所以越穷的人就越要生孩子,他们的思维很简单,生的孩子越多,平均每个孩子养他们老的负担就越轻,他们就越安全,不会到老了没人养而饿死。
其实国家扶贫的方向还是有误,应该把扶贫的钱全投入到教育上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小学、中学、高中,上学期间学校管一天三餐饭,如果考上大学国家给出学费和生活费,如果国家把扶贫的钱都用在这上面,有了这政策的穷县,我相信大多数穷人都会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人嘛都是有种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孩子去学校即吃饱了饭又能读书一举二得的便宜大多数人都会占的,而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读书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多,考上大学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这其中的很多人就会摆脱掉贫穷的帽子!以前广东也是个很穷的渔村,为什么他们这么快地发展了起来?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早年从广东跑到海外去的那些人富了以后回自己老家办厂办公司而国家又给他们了优惠政策,这样广东才成了改革开放的大前延,广东人才成为了中国首先富裕起来的人群。
太赞同了,她们吃都吃不饱,哪里有钱读书啊?一辈子出不去大山,去哪里看那个大千世界?终究是国家的制度问题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我虽然没有受过穷,但我看见过遇到过从穷地方考出来的人。我同办公室的赵老师就是从穷地方考出来的,她的母亲当年在学校里学习第一,但因为家里穷就逼着她退学而嫁给了同样很穷的父亲,就因为这个原因她母亲心里一直不舒服,当赵老师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母亲马上就让她上学,并且家里再穷她母亲即使饿肚子也不让孩子退学,她母亲也一连生了五个孩子,赵老师是老大,后面又连生了二个女儿,第四个才生了一个儿子,第五个又生了一个儿子,赵老师比她最小的弟弟大了十五岁。赵老师说她们小时候穷得经常饿肚子,但即使这样她母亲也不让他们任何一个孩子退学,最后赵老师考上了大学毕业分到了城里当上了中学教师,她父母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另二个没考上大学的也是高中毕业,她们的命运就改写了,她学校同事又介绍给她了同样是穷地方考上大学的老公,他们二个真是门当户对呢,一个凤凰男娶了一个凤凰女,二家的负担都很重,她老公家有兄弟姐妹八个,那更是穷,但她婆婆居然供出了五个大学生,另三个是没有考上大学,如果考上了她照样供。现在她和她老公二家人生活得都越来越富裕,赵老师的父母还健在,她老公的父亲去年病故了母亲还健在,我发现想得开有远见的老人都很长命呢。
穷地方不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关键是很多穷人的“短视”不让孩子读书才造成他们及孩子摆脱不了穷的命运。
在咱们中国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穷地方也有小学、中学、高中,只不过很多穷人“短视”,为了能让孩子很快地为家里赚钱而逼孩子退学的,还有些人重男轻女根本就不让女孩子读书,这才是他们穷的原因。我周围有许多人都是从穷地方读书考出来的,他们的命运改写了是他们没有为了点“利”而放弃了读书的机会。
不敢苟同,你看一下我给她的回复吧。
穷地方的人好吃懒做的穷人就会多,所以地区才不会发达,就象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勤劳,敢出去创,所以南方普遍比北方富裕。天津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慢?我看也是因为天津人的思维方式限制的,天津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外地工作,即使在家找不到好的工作也不愿意让孩子去外地找好工作,所以天津发展得很慢,都是些小市民思维,只要孩子守着自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这样如何发展?还有非洲人普遍都穷,也是因为非洲人懒人特别多。
这就是越来越穷的原因,穷人思维害了很多人呢。
努力的方法很重要,我文中提到了穷人的“懒”为什么我加了引号?其实我并不是指穷人表面上的懒,很多穷人很勤劳的,每天辛苦努力,但是只是不动脑筋的努力,傻干活,永远不思考如何干才能即干得好又快?或者想想哪些活更好更能赚来钱?即使做清洁卫生,同样的二个人,动脑筋和不动脑筋干出来的活相差就会很大,所有人都会喜欢动脑筋干活的人。
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是呀,一辈子贫穷的人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他们懒得改变,不愿意外出创荡,出去去见世面。
帮他们改变思维的唯一方式就是把所有扶贫款都投放到他们的教育中去,让穷地方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国家可以给穷地方受教育的政策,即所有孩子上学都免费,学校还能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这样我估计所有的穷人都会送孩子到学校里去读书,读书的孩子越多,改变思维方式的人也就会越多,命运也就能改变了。
我周围也有许多从穷地方出来的以前的穷人啊,他们现在都变成富人了,有的在我们小区又买房又买车了成了我们的邻居了。现在咱们国家是和平年代,到处都有赚钱的机会,关键是你肯不肯走出来努力工作,动脑筋学习本领,象烤地瓜的成本很低,也没多少技术含量但也要动脑筋才能烤得好吃又软和啊。。
对!读书多的人思考就会多,那么摆在前眼的机会也就会多。
娶媳妇与穷没多大关系,但可以二个人先努力奋斗晚些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