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小思考】 驳寒门贵子论 靠父母永不如靠自己
(不针对任何观点,写的是我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摘录)
别羡慕他人的出生,别鄙视自己的原生。
每段人生都那么奇妙独特,充满意义;何必坐上金大象上,去羡慕别人的银虱子——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高知阶层好,可我告诉你有的时候高知阶层家暴起来更厉害、更隐秘,你可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出生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我们的起点和平台,可我告诉你很多高官的儿女也都渣,你可相信。
有个集体潜意识,很不好:鄙视农村人,鄙视这个阶级。好像出生农村就低人一等,乡下人,眼界窄,戾气重,爱贪小便宜,喜欢去比较,这些描述慢慢成了农村人甚至是考出农村的学子的普遍代表词;后者还有个更刺人的名字叫“凤凰男/女”,仿佛他们的成功是需要与来时路做告别的,因为只有凤凰才需要涅槃,而浴火重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要走与以前不同的道路。所以成功后的农村人似乎也就脱离了农村,没有农村人气息,成了堂皇的城里人,貌似高了一等。
但其实中国人当中有几个是真正的城市人。左不过是祖辈早几年进城也就早几年成了所谓的城市人;推而广之,中国经历了新革命、新思潮、思想解放和十年浩劫,还剩下几个贵族?!现在高人一等的阶层是来自古代的贵族们还是近代获益的农村人?寒门和贵族,究竟在哪,又是什么?谁来解惑。不过,我们得承认,这个阶层分流很可怕,因为有限的资源会自然优化配置到高阶层,而不会自动流向低阶层,所以我们想要变成优秀,进入更好的阶层。我们会仰望比我们高的阶层,会艳羡他们的阳春白雪,低头看看自己所出的阶层,决心从下里巴人摇身一变窜入所谓的高层。这真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在努力迈入高阶层的途中,不要忘了来时路,更不要让自己的小孩忘了来时路,忘记自己是谁。
我的侄女,靠着我妈妈名下的学区房,才读到了我们整个区最好的也就全国一流的小学。她的父母亲为了让她读进这所小学,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弄进去,可她并不优秀,眼界也没开阔,倒是常常回家责问爸妈,为什么自己不能住大房子,吵着要换房,鄙视自己的原生,嫌弃自己的出生,厌弃父母的无能。说实话,当妈妈告诉我这个事儿时,我很惊讶,也觉得心寒,不懂感恩的孩子,你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是什么让仅有七岁的你变得这么浮躁、肤浅、攀比,以为父母买给你大房子就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就可以自己不努力,却反过来肆无忌惮地指摘父母无能。同样,先生的同事女儿也是这样,现在六年级,读了六年的书,嫌了六年的家,怪自己爸妈没本事,为什么不能让她跟学校圈子里的同学一样,每个寒暑假都能出国长见识,回来分享国外的糖果和零食。
前两月,我们咨询中心来的某位大boss的小孩,现在已经换上了厌学症,连续一个多月不肯去学校,无论父母老师怎么威逼利诱、软磨硬泡。原因就是他爸爸对他的期(yao)望(qiu)太多,让他觉得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和权力,于是厌学抗拒。他说他不需要这些条件,因为好的条件也是跟他谈条件的条件。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有很多贵族学校,赫德,赫里斯(音译,不保证准确),实行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西方素质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全西式教育,教授外国知识,实行英语教学,学习国外礼仪,读到高中就直接出国,每年学费10~30w不等;但这只是学费,只要父母企业不垮,或家底仍在,他就可以一辈子堂而皇之的做本土培养的ABC,在外逍遥,但如果哪天父母生意垮台或是事业受挫家道中落,那他既无法跟上国内的应试教育,也无法出国读书,不伦不类,那才是实打实的伤害。
不忘来时路。我始终相信小孩有自己的路,我们要做的是不忘来时之路,做好自己。而小孩他有自己的人生,靠父母永不如靠自己,他的成功,他的成就,与他的历练成正相关,而不与父母搭建平台的高低成正相关。虽然提供好的教育条件是我们父母的义务和天职,但孩子最后的眼界和格局还是要靠自己的成长、摔打和体验、领悟。他的思考远比我的投射来得深刻。
最终,孩子的成就只能靠自己,提供好的条件和平台让他有更好的教育与成长环境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并不是必须,更不能让孩子成为白眼狼,自己不努力、不成功还要反过头来怪父母,怪原生家庭,就像许多孩子自己不长进不出息,反怪父母不优秀、不尽力。殊不知,就整个东北亚文化圈的育子观念,从古至今,哪家的父母不都是倾尽所有让孩子读书,就等他金榜题名,就盼他衣锦还乡,古代人更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独断谬谈;我承认教育是我们普通人“鱼跃龙门”的捷径,但却不是在当今这个多元社会获得成功的唯一出路。因为社会发展非常迅速,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应该说谁肯学习新知识,谁能把握时代前沿,谁就是第一个尝甜头的人,谁就能把握机遇,掌握主动。
微信里的鸡汤文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拿着成功学常用的例子来跟芸芸众生,普罗大众讲一个小概率的,不可复制的超级成功事件。但其实,那个,我们看看就好。就像我的文章,看看就好。重要的是,我们须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走自己该走的路。
嗯,支持家庭教育大于家庭环境。
思考很深刻,欣赏~
好的学校有好的老师,和好的家长。同样的事情,比如女儿在争夺人家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我首先想到的是对方家长会很不乐意,想立马阻止,但是人家一句话把我立马觉得要送女儿到这所早教中心。她说:没事,小朋友有小朋友的交流方式,我们观望即可。而有些家长,会立马觉得吃亏了,觉得不能抢夺,或者不允许别人的小朋友抢夺人家的玩具。小朋友有小朋友的交流方式,如果她觉得这种交流方式不行,行不通,她会改变。我女儿在被人抢夺后她不会哭,她会想办法解决,比如找别的玩具替代,或者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和她以往的行为方式很不同了,如果那个小朋友有攻击性,她会立马躲开,所以小朋友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家长引导以及给她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很重要。而家长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适合他发展的空间
是啊。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育,古代教育有非常多可取之处。从官方学校到私立学校,到幼儿启蒙,及家教,都非常多可学习相仿之处。当今这个社会,还有多少家长会静下心,慢慢给孩子写家书,会留下从前那么多家训之类的文章和书呢?
顺带提下,道德经是老子写的道家典籍。你可能是想说三字经弟子规之类^_^
我觉得有道理的,真的,这是概率论,当然家庭条件不好,更要努力是肯定的
嗯,事实上,屡被人批判的科举制,最初兴起,有一部分原因是抵制所谓望族,不问出身的。不过倾向于培养精英。孔子执教,不问贫富。
而教育最为兴盛的几个朝代,科技是不错的。譬如宋朝,连私立学校都非常发达,教育普及到了乡村,这一时期是中国三大科技高峰期之一。
也只有他们这种人才能说出“寒门难出贵子”这种话,毕竟在他们眼里,人品学问社会贡献离开了物质只能是个零
是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不管如何,父母给予我们的都是力所能及的。所以我们自己要感恩要努力。
嗯,贵族最早源于夏商周。周公制礼作乐,影响很深。古代士阶层,是贵族最低一层。与天子诸侯,基本是同一血脉下来的。
春秋战国,士阶层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有些贵族逐渐清贫,下边的上升。譬如孔子,即是贵族下沉,曾做过所谓的贱役之类。
春秋战国之后,士阶层逐渐演变为文化知识为执政者服务,当时士的地位非常高,所谓士在,则国兴。孔子执教,打破了贵族的垄断。
秦汉之后,特别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形成了新的士阶层,特别魏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甚至士族庶族不通婚。这一阶层把握了文化资源,把握了经济政治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家族教育,形成了绵延数百年的望族。出了无数的皇帝、宰辅、将军,也出了无数书法艺术大家,学者,文学家,科学家等等,堪称贵族。王羲之、谢灵运、萧统等皆出身名门望族。
隋唐之后,科举兴起,有一部分原因抵制门阀士族。不问出身,只问成绩。下层欢呼雀跃,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读书人已经开始标榜自己苦读出身,并非依靠家族了。欧阳修、苏轼等皆出身科举。
后来一般人皆把这些诗礼簪缨之族视为贵族。
PS:累死我了。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做人做事。读书反而在之后。
对,我想说的是这个
同样求解?大家所说的阶级或是阶层又是这样?贵是什么,是贵族精神,还是财富新贵,等待求解~
嗯嗯,十分赞同你的观点,我也觉得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努力,正如文中所言,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是我们的义务和天职,但孩子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成功最终靠他自己。而且现在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很多,条条路通罗马。另外,我觉得孩子的三观源于父母教育,而非名校养成。我去看看你的文章哈。
表达得很好,你所说的我蛮赞同
哈哈哈,日常闲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