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读书笔记
有输入,也要有输出!分享读书笔记,分享读书感悟!
该话题有112个帖子
1415人参与讨论
112篇帖子 · 1415人参与
-
王小新要快乐 · 2016-09-28
【小新读】第十六篇——《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很庆幸的在微信读书里,有这本书——《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像纪录片放映一样,断断续续捧着手机和ipad交换着看完。时而坐着,时而躺着,时而站着。我不能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太久,否则肚里小家伙会不舒服滴,当然1 2 -
阿素 · 2016-09-30
【阿素笔记】《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这是我关注咪蒙之后的第二本书,她的娃很帅气。不过咪蒙自身把自己黑的自己是有多丑一样,其实是个挺好看的美女,还煮着一手好菜。本书分为六部分,其实我觉得大多是其发表在公众号上,或者其他网络媒体上。在此书,2 8 -
柳林风声 · 2016-09-28
一入赌门深似海——读《澳门往事之孤注一掷》一入赌门深似海——读《澳门往事之孤注一掷》原以为这是本讲澳门赌业发展史的书,拿到手才知道是本小说,长篇的。黑底的封面,点缀大面积红、绿、黄色,宛若流星般的花朵,还有两只生动的、红色白点的骰子。作者张豫有用 4 -
柳林风声 · 2016-09-28
故乡,那个回不去的地方——读《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故乡,那个回不去的地方——读《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喜欢这本书淡蓝抑或是淡绿的封面,连绵的白云和远山,山脚下一处小屋,一叶小舟漂在河流上,小舟上安坐着的在我看来是一对老人。我打量了许久这闲适安静有用 6 -
青鸟的天空727 · 2016-09-28
向死而生:了解生命脆弱的一面之后,才会更好地珍惜生命向死而生,即人一直一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它为我们理解安全提供了一个角度,生命过于脆弱,我们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结束,我们唯有以最谨慎的态度对待安有用 15 -
花开满城 · 2016-09-27
一个坚定主义者——读王健林传原来只知网络红人王思聪,不知王健林前不久才听说了这个名字——王健林。我对他的所知可以说一片空白。看这本传记的过程在逐渐填满大脑原本空白的这个区域。王健林是四川人,父亲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有用 8 -
胡豆豆 · 2016-10-17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我以前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但仅限于言情小说,后来上大学了,不怎么看言情小说,也就不喜欢用手机看书。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用微信读书看电子书,第一本就是期待已久的《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在18 32 -
爱学习的沙与墨 · 2016-09-27
抛开“通情达理”的枷锁,做更好地自己今年中秋节,我去见了八年未见的高中好友梅子。高考之后,梅子没有选择继续上学,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上学的时候梅子的学习成绩虽说不是班里拔尖,但她一直学习很认真努力,无疑是个很爱学习的姑娘,尤其是能写的一手4 21 -
王小新要快乐 · 2016-09-26
【小新读】第十五篇——《此生未完成》第一次听说于娟这个人物的时候,应该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候可能她已经离世了。她的一篇文章很火,关于她为何得了癌症。其实,没有想到的是,她这篇文章只是她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也许她是因为这篇文章,这篇所谓的都有用 6 -
素简 · 2016-09-29
[素简读书]因为失去,所以懂得我总认为生命中的失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如果可以,每个人都不希望所拥有的以失去而结束。《孤儿列车》却把失去写的无比温情,以1854到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两个不同时代却有用 6 -
随影 · 2016-09-26
(9月读书笔记/3)——读张之洞三部曲读张之洞自从暑假过后,我就陷入了长时间的忙乱中。学校、学生、班级等事物接踵而至。每天都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而我的这篇读书笔记也因此一再推迟。唐浩明的《张之洞三部曲》是八月份看的。那段时间,我对清代人物兴1 2 -
Elaine在奋斗 · 2016-09-25
《把时间当作朋友》不再为难自己在如今时间管理盛行的时代,我也跟着做了许多计划,健身计划,学习计划,攒钱计划,时间管理计划等等,但是我是属于“常立志”的那一类人,很少完整的执行,还各种内疚不快乐,挫败感很大。闲来无聊的时候,翻开《把2 6
查看全部帖子